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18篇
社会学   128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日本民族构成复杂。除包括北方虾夷在内之少数“原住人”外,主要由外之“渡人”组成。其成份以自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为主,尚有部份自南洋群岛。有充分材料表明,自从殷王朝前后开始,中国历代动乱时期,浮海逃亡之难民潮,曾经大量进入日本列岛,带先进文明。 日本最早的古人类可以“明石猿人”为代表,生存于中更新世,更早处于空白状态。其中、晚更新世古人类主要在冰期时代,海面下降时通过联系大陆之陆桥迁移而。 日本文化过去以中国为师。隋唐时期曾经多次派遣规模浩大的遣隋使团、遣唐使团,全盘吸收中国文化,构成了日本文化之基础。  相似文献   
72.
本文比较分析"从"与"一直"这两个时间副词,在语义特征、句式特点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73.
赣语上高话助词“”,既可位于句末做事态助词(记为“1”),表示过去曾经发生过、完成了某事,且有成句作用,是过去已然态标记;也可位于谓词性成分后做动态助词(记为“2”),表示曾经完成过某种动作、发生过某种变化或存在过某种情况,属于某种经验或阅历,是经历体标记.“2”产生途径有二:一是“1”受“V+助词+O”格式类推前移至谓词性成分后,从而形成了“2”,二是由表完成义动态助词“”在“过去”语境中逐步语法化为“2”.  相似文献   
74.
唐异常 《老年人》2011,(5):50-50
一天,央视10频道《大家》栏目播出对王蒙的专访。看着电视里的王蒙,我想起了30多年前他我家作客的往事。  相似文献   
75.
1怨怼是从很早就开始的。早到我们都还在妈妈肚子里。看起他一定是要和我争的,连妈妈肚子里那一点点的空都不放弃,非跟我一起。还是男子汉,一点不懂得谦让。在妈妈肚子里那一小段光阴,不知道他如何欺负我的,抢吃抢喝抢地盘……到底没有争过他,他以超出我一斤六两的体重,早我10分钟到这个世界,顺理成章当了哥哥。我跟在他的后面,小小瘦瘦的,皱巴巴的皮挺——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哭个没完,是委屈的。  相似文献   
76.
本文主要对"职职往"节目主持人会话过程中的幽默言语行为进行研究,从而展现主持人的幽默语智,帮助人们在会话中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幽默语言。  相似文献   
77.
晚明易学家知德继承并发展了汉宋易学,阐扬了以象解易的原则与方法,形成"舍象不可以言易"的易学说.本文从研究氏易学思想特色入手,分别从"象"、"错"、"综"、"变爻"及"中爻"等五个方面阐明其易象学思想,并阐述氏象数与义理之间关系的观点,从而揭示氏易学的哲学思想,并说明其易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8.
1980年以,随着张元济个人著述及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出版,学术界兴起了张元济研究的热潮,这些研究涉及张元济与同时代人物的比较、张元济与古籍的保存和整理、张元济与早期政治活动、张元济与近代教育、张元济与近代出版、张元济与近代文化等方面。当前的张元济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继续深入的空间,如:加强张元济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深化张元济与其他人物的比较或联合研究;重视以张元济为中心的近代出版人群体研究;发掘张元济与近代报刊杂志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9.
他是她的初恋。从青涩单纯的20岁到27岁,他专一又热忱地爱她,即便她已为人妻。爱到无法自拔,她和他合谋杀死自己的丈夫。然而让警察瞠目结舌的是,这个普通的情杀案背后,竟隐藏了天大的秘密……  相似文献   
80.
《社会科学论坛》2010,(5):F0002-F0002
新夏,浙江萧山人,1923年生于杭州。1946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1949年在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师从范文澜教授,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1951年春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