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638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访谈节目中冲突话语的控制策略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采用的语料来自作者用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一些新闻访谈类节目。运用会话分析这一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语料进行分析,以期更为全面对男性和女性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的冲突话语控制策略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谈话节目中冲突话语控制策略的运用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如果存在差异,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32.
以XML为基础的XBRL技术实现了网络财务报告的标准化,计算机可以自动读取被标准化的报告信息,使财务报告的生成、交换和分析利用变得更加便捷。2009年4月,财政部确立了我国以XBRL技术为先导的会计信息化的目标。但是在财会领域人们对XBRL技术工作原理还知之甚少,这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本文在介绍XBRL的技术基础———XML语言的基础上,介绍XBRL在财务报告领域的工作原理,以便更多的专业人士了解并应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33.
我国已有一些学者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对话语标记国外研究综述进行探讨,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说明我国对话语标记国外研究较少。对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刊物上近五年发表的37篇话语标记研究论文进行归纳和评述。研究发现:欧美国家在话语标记研究成果方面相对丰富,非洲和南美洲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其它语言的研究正在逐步兴起。话语标记的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态势,研究方法既有共时研究也有历时研究,语料来源既有形式多样的口语也有书面语。该项研究结果对我国话语标记未来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4.
事态助词是中古时期新产生的词类,在中古时期只有“来”一个成员.事态助词“来”用于句子末尾,表示事情曾经发生,一般用于新近发生且对现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的事情,给句子加上一个已然的标记.文章着重对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间及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深入认识事态助词“来”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5.
本文详细论述了我国学者对话语标记语you know在两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帮助学习者对话语标记语you know丰富的语用功能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6.
在模因论框架下,利用标记模式理论与语言顺应理论,对CSATTM进行了语用研究,以期为广大外语教师改善教师话语、营造更佳课堂气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7.
标记理论强调无标记性和有标记性,由布拉格语言学派特鲁别茨柯依提出,最初用于音位学和形态学研究领域中。之后,在语法、语义等研究领域中,借鉴了标记理论,对语言机制更深入地加以解释,标记理论也得以进一步完善。语义的基础性研究应从词素着手。词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词素义研究中引入标记理论,可以对词素义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38.
从跨语言来看,假设句的主句使用标记并不具有普遍性,并且一般来源于代词,但"如果说"句的主句标记除源于代词的指代性标记之外,还有承接性和转折性的。通过对大规模真实语料的考察可以发现,"如果说"句的主句标记出现频率极高,其中指代性标记"那么"的出现频率超过60%,远远高于汉语其他假设句中指代性标记的出现频率,这同"如果说"句的表义偏向和"那么"的强推理性有关。  相似文献   
39.
英汉语差异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形式"与"非形式"、"物称与人称"、"焦点视与散点视"等三个不同的侧面对英汉语进行对比与分析,认为英语重形态、汉语重语义;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英语句子多为"焦点视"而汉语句子多为"散点式".并从不同的语言系统及其不同文化的成因进行了比较,解释了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40.
语法结构的分析不应该一概而论,而要做具体考察.汉语"状-动-宾"结构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单切分或多切分,构成要素的特征对其切分有着重要影响.切分为A(V0)是无条件的,切分为(AV)O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