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6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55篇
管理学   658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91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1494篇
理论方法论   349篇
综合类   4122篇
社会学   209篇
统计学   38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肥胖基因     
肥胖症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 ,对肥胖症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自肥胖基因被克隆以来 ,针对肥胖基因的结构、突变、表达及其产物的生物学作用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肥胖基因的发现和定位、结构和突变及其产物———瘦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指出了对肥胖基因进行深入研究的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72.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优越性的逐步展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体现需要很长很长的历史时期。共同富裕是长远的目标、理想 ,而不是很快实现的现实  相似文献   
73.
中国企业正在与世界经济接轨,在科技进步、企业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中发展,越来越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但我国企业形态与全球化的标准定位有很大差距。针对我国企业面临国际化的两点最大的隐忧:人才缺乏与制度不健全,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急需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74.
学衡派与新人文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意在重审学衡派这样一个在五四时期与新文化运动尖锐对立的思想派别。通过考察它与新人文主义理论的联系,以及它与新文化运动在进化论、浪漫主义、模仿、历史与传统等观念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揭示出学衡派的基本思路与观点,并对它与新文化运动的相互作用作出历史的评价。  相似文献   
75.
李三虎 《探求》2004,19(3):29-37
本文主要研究技术空间发展的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条进路的相互关系,认为极端的技术全球主义(技术全球化正在消除一切民族界线障碍)和技术民族主义(防止技术全球流动,维护国家利益)必然存在着冲突,但实际的情形却是技术全球化和技术本土化处于共生演变之中,或称技术全球本土化,因此只有奉行一种积极的新技术民族主义政策(启动技术全球化杠杆,维护国家利益),才能真正立足技术本土化,通过国际合作应对技术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76.
学衡派是"五四"时期公开反对新文化运动、主张"昌明国粹"的文化保守主义群体。但它在"昌明国粹"的同时也主张"融化新知",会通中西文化,这是人们一向忽视的。  相似文献   
77.
熊宗仁 《贵州社会科学》2008,220(4):118-123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多种因素形成合力的结果。这已为海内外史学界所认同。然而,在这种公认的"合力"中,却排斥了以何应钦为首的"讨伐派"所起的作用。七十年过去了,何应钦力主"讨伐"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政治解决,却为研究者所忽视。何应钦力主"讨伐"并非"取蒋而代之",而是救蒋脱险。何应钦也不是"亲日派"。如果上述陈说定谳不矫正,那便是西安事变研究中的重大缺失。  相似文献   
78.
浅析《伊豆舞女》的创作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是以初恋为题材的一部短篇小说,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它不落俗套,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小说中带有日本传统文学中所特有的内质美感,洋溢着在平凡生活中所撷取的青春气息。本文试图探究其成为日本近代抒情小说佳作,并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典范的缘由。  相似文献   
79.
张越 《学术研究》2008,(2):111-115
顾颉刚将古史讨论的文章和信函汇集成册出版,并命名其书为<古吏辨>."辨"与"辩"在当时通用为"辨",<古史辨>之"辨"的意图在于辨别古史真伪,并非是一本简单的辩论文集,其实际涵义即为"辨"."古史辨派"自身的"学派"特征并不十分明显,顾颉刚也从来没有将怀疑作为他疑古学说和疑古辨伪研究的终极目标.设若仅以"怀疑"为特征看待"古史辨派"学人.则这样的"古史辨派"者几乎找不出来."古史辨派"作为一个学术思潮确然存在.但是"古史辨派"在现代学术史上更多的是一种学术现象.如果以通常意义上的"学派"概念冠之,可能并不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80.
法律信仰的建立是世界各国法学界探讨的热门问题,也是我国解决目前执法、司法不公的必由之路。与建立法治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国社会在价值理性的建构方面存在着很大不足,从而在根本上制约着国民法律信仰的建立。重建价值理性需要汲取本土资源,实现社会主体、法律制度、法律的终极价值目标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