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70篇
  免费   1247篇
  国内免费   333篇
管理学   8124篇
劳动科学   328篇
民族学   831篇
人才学   1375篇
人口学   208篇
丛书文集   13416篇
理论方法论   2693篇
综合类   25652篇
社会学   3774篇
统计学   1049篇
  2024年   244篇
  2023年   1048篇
  2022年   608篇
  2021年   1159篇
  2020年   1160篇
  2019年   1136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969篇
  2016年   1278篇
  2015年   1914篇
  2014年   3858篇
  2013年   3231篇
  2012年   3770篇
  2011年   4131篇
  2010年   3835篇
  2009年   4197篇
  2008年   5240篇
  2007年   3818篇
  2006年   2830篇
  2005年   2693篇
  2004年   2448篇
  2003年   2002篇
  2002年   1806篇
  2001年   1374篇
  2000年   950篇
  1999年   452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乡村建设中农民房屋建筑类型从特质性的“匠心独具”到同质性的“千村一面”,再到异化性的“自厝同异”变迁路径,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保护危机,也深刻揭示出建筑变迁背后暗藏的农民与地方政府间的多元矛盾和博弈。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主体性被消解,成了被建构的对象或客体,而地方政府却不断强化构建主体的身份认同。事实上,当前乡村建设呈现出五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为城市消费者休闲情趣的乡村建设;二是为城市中产阶级家乡情感的乡村建设;三是为地方政府凸显政绩的乡村建设;四是为开发商投资回报的乡村建设;五是为农民生存利益的乡村建设。不同参与者均带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介入乡村建设,直接影响到乡村建设的发展走向。因此,要处理乡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强化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身份,赋予农民对乡村建设事务的话语权与决定权。  相似文献   
992.
价值观教育一直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以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为了"当前及今后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成为了"公民社会"在精神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93.
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早,有关公允价值的理论不断充实,结构框架逐步完善,公允价值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比较谨慎,经历了从无到有、先提倡后回避再应用的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逐步显现,对公允价值的需求也比以前强烈,在很多方面需要公允价值计量.本文主要讨论公允价值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可持续建设和精益建造两者的原则在一定方面是相通的,精益建造的理论在实现可持续建造中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本文在详细阐述精益建造和可持续建设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精益建造对可持续建设所用的贡献,阐述了可持续建设基于精益建造的改进,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法律的意的识程度也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我国也全面进入了法制社会。人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和支撑,而民商法又是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之一。因此,如何做到公平、高效率的对民商法的价值取向进行实施和分析也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丰田汽车为例,对价值星系的网络治理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丰田汽车的网络治理模式由以信任机制、协调机制、学习机制等柔性治理机制构成的"向心促进机制",与以权力机制、声誉市场机制、监测约束机制等刚性治理机制构成的"离心控制机制"两大机制有机构成,两者共同作用从而实现网络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99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人才”确定为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那么,什么是国际视野?简单归纳,国际视野就是跨文化的生存能力,详细说来,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应该有着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社会科学和人类文明理念的认同,同时还具有全球化的眼光和胸怀。  相似文献   
998.
[摘要]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对于高校而言,素质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将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放在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上,要重新理解“成才”和“人人成才”的内涵,并建立包含培养方案、育人环境、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在内的促进学生“人人成才”的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99.
个性是艺术的灵魂,《石涛题画集》中说:"笔墨乃性情之事,于依稀仿佛中,有非笔墨所能传者。"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同一个表象特征,同一词、句、笔、墨,乃至思维、行为,既是成功的优势,又是不足的缺陷,优出于斯,悲亦出于斯也。一旦失去这种统一,个性差异就不存在了。人非其人,画难为画。文如其人,画如其人,概是于此。"米之颠、倪之...  相似文献   
1000.
正去年11月,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