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58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6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329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01.
需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作为一种主体追求与客体匮乏的矛盾 ,普遍作用于各个社会形态之中。需要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我们在实践中既要遵循客观规律 ,又要看到客观规律的展开是在人类对需要的追求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2.
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问题,是宪法学、政治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正确理解和科学界定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对于贯彻实施宪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涵义我国宪法中没有“根本政治制度”这一用语。我国目前的宪法学、政治学理论研究中也未把“根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来阐释。“根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概念、用语,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目前较为流行的提法中出现、使用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  相似文献   
103.
论根本违约     
本文阐述了根本违约制度的沿革,简要剖析了这一制度的渊源及其合理性,着重论述了这一制度在建立我国现代统一合同法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的根本要求。在干部工作的实践中,要以《干部任用条例》为准绳,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5.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本文立足于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这一基本观点,提出根本根本学说,认为党员意识就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并分别从性质、认识、实践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06.
创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青年是社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潜能。扶持青年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既是共青团的优势所在,也是团组织服务大局的根本要求。为广大青年  相似文献   
107.
一般而言,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文学,我们很容易看出这样一种现象: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的文学,多多少少都表现出一种与它共存的历史时期的社会不相融的倾向性,或者说一种与当时社会现存体制的悖反趋势;这实际上就是文学的“反体制”特性。探讨文学的“反体制”特性的二重特征和根本成因,并把它放到文学发展的历史演变中进行考察,有益于我们对文学本质的深入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08.
不断地开放、明晰法律文化论域中的核心、根本问题是在法律文化理论运用过程中,增强研究者的自觉性和自悟性的一剂良方。中西人性观应是法律文化中的此类问题。因此,人性观为法律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它如同解剖学意义上的一个切面,这种视角的引入比单纯将法律文化归类、进行类别上的比较之于研究可能更具客观真实性,而且还可防止“影射”和牵强附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又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清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路线的干扰,把党的工作重心从根本上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处于这种历史转折关头的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最前沿,顺乎民意,把握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刻透析中国当代社会、经济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10.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新一代因特网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便于使用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其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存贮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