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6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464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148篇
人才学   14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853篇
理论方法论   254篇
综合类   5269篇
社会学   483篇
统计学   9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542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大量的死亡委婉语。两种语言均以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来构成委婉表达,并形成相似的概念隐喻和转喻,说明两个不同语言民族在认知方式上的一致性和相似的生死观。不同之处则体现出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2.
《政治学核心概念》是一部在国外政治学界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海伍德强调了政治概念的特殊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独到的解释;探讨了政治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并进行了有深度的分析;对"规范性概念"和"描述性概念"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区分与阐释。该书不仅展现了作者在政治概念界定与诠释上的学术专长与独到之处,也体现了作者在政治学知识再现与传播上尽量贴近读者与学生的教师情结与风范。  相似文献   
33.
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隐喻的认知与发展过程,从字、词、句子的层次引证,重点论述了隐喻在语言思维中为什么以及如何发生不可替代的作用性,从而更有效地认识和解释话语的思维模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4.
刘涛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4):130-133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识世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俄汉语中的“рука——手”同属基本范畴词,具有很强的转喻:隐喻能力。通过手部动作认知、情绪认知、场景认知、权势认知、身体结构认知等方面研究俄汉语认知域中转喻与隐喻的交互作用在词汇层面的连续体关系,将有助于从实证的角度对比分析俄汉语转喻和隐喻思维模式的异同,探求造成两个民族认知差异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分析了隐喻思维和词义延伸之间的关系, 指出隐喻思维通过类比认知使词义延伸成为可能;隐喻思维在词义延伸中所起的辐射和链接作用;我们应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分析隐喻思维在词义延伸中所起的辐射和链接作用.  相似文献   
36.
委婉表达现象的认知语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委婉表达现象的认知语用特征,如果从语用规约、隐喻思维和认知语境几个方面来看,其实质就是人们利用纯语言符号和认知机制合力的心理认知过程;委婉表达现象与语用规约、隐喻、认知语境等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7.
笔者联系工作实践中的观察与体会,从公关关系建设打造组织形象的角度,选择了其中几个核心概念,谈了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旨在强调高职院校公关建设必须彰显个性,扬长避短,选择自己适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国内译学界出现了从功能语法角度对民族文化译介进行分析的新思路,即以韩礼德三大纯理功能为出发点,对中国古典民族文化文本的传译进行系统功能阐释。基于此,本文以李白《怨情》一诗为例,对多位海外译者的英译文从概念功能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借助功能语法折射海外译者译介中国古典民族文化的种种现象,以期进一步证实功能视角阐释民族文化译介的可行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39.
尼采重建价值的"超人"论与李贽的"童心"说均用"儿童"的隐喻来批判传统的道德价值,其价值趋向都是回归赤子,趋向超(成)人,而且两人都未能逃脱传统思想的客观在场而与自己的学说形成了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40.
敦煌献已经普遍使用“曲子”概念,它们所指的新兴的长短句的律化歌词,唐末五代人深感“曲”与“曲子”本为“乐曲”,若借指新体歌词,则不免使概念混淆,因而试图准确地称之为“曲子词”,来表明它是特为新兴产乐而谱定的歌词,曲子词是已经律化的词体,是律词,与近体诗,声诗和佛曲无关,“曲子词”为唐五代人自己的新创概念,它既能充分体现这一新兴音乐学的体性特征,又能适应时人和今人的运用习惯,所以说是比较科学的,这种承前启后的称备用。既能恰切地表明词体发展特定渊源,脉络,又能准确揭示出敦煌献所保留批评家一音乐学形式固有的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