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2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463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147篇
人才学   14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840篇
理论方法论   254篇
综合类   5251篇
社会学   482篇
统计学   9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542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股权概念的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公司立法出发 ,在明确公司法人财产权及其与股权的关系的基础上 ,分析了关于股权的各种观点 ,对股权的概念作了一番理论探讨 ,认为股权是基于公司法的规定 ,股东因出资而享有的一种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 ,具有支配性和请求性以及可转让性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62.
英语中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都表示复数的概念 ,但有些名词虽以复数形式出现 ,却没有复数的概念。在理解和翻译这些带有名词复数的句子时 ,很多学生难免会出错。但如果我们认真归纳、总结也就不难掌握了。  相似文献   
63.
关于学习型政党内涵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学习型政党的概念入手,层层分析,提出了学习型政党应具有的七个基本特点,对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进行学习型组织的尝试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4.
讨论了编辑形态的概念、编辑形态的划分以及关于编辑形态的争议。  相似文献   
65.
科技隐喻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科技隐喻的功能,以便阐明在科学语言中使用隐喻的必要性,进而详细讨论了科技隐喻的特点,阐明其系统性、清晰性和持久性特征。最后指出,科技隐喻存在丰富的文化内涵,翻译时必须根据译文读者对其文化内涵的熟悉程度,分别采取直译、直译加注和转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6.
法律概念的冲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诉讼法领域内 ,关于诉讼证明究竟是满足客观真实还是法律真实的要求 ,争议很大。两种观点分别用认识论加以证明 ,但矛盾依旧。作者以系统哲学的观点把两个水火不相容的矛盾概念 ,整合于一个体系之中 ,解决了其冲突  相似文献   
67.
Halliday关于“语言的社会符号性”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情景语境是一种符号结构,其三个 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分别决定了语义系统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基于对实际语篇的分析旨在具 体阐述这一理论,揭示语言符号的系统和功能的语言学意义。  相似文献   
68.
犯罪概念 ,大致上可以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及混合概念。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是犯罪的混合概念 ,这一混合概念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 ,欠缺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文章就如何更为科学地定义犯罪 ,完善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9.
从心理联想、思维方式的角度探讨英语隐喻的类型和其生成与理解的心理机制等问题.一定语境条件下心理联想方向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隐喻类型:英语中存在着因事寄托的隐喻和因物感发的隐喻等两种心理联想隐喻类型.不同思维方式也决定着不同类型的隐喻,包括感性认识隐喻、理性认识隐喻和悟性认识隐喻等.  相似文献   
70.
在中国,“服务行政”意味着一场现实的运动,它既是当前理论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政府改革实践中的主题和议程。考察服务行政这个概念,从1995到1997年,处于形成阶段;在1998到2 0 0 0年,则是模式建构的理论思索阶段。在“服务行政”理论形成的这一阶段中,从概念的提出到模式的建构,不仅是中国行政学史上极有学术价值的事件,而且启示了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