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11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107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553篇
社会学   71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视听觉的跨通路刺激实验模式,通过对ERP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在非注意条件下,顶叶和颞叶的负电位波形不规则,且一致性差;而额叶及枕叶(接近视觉初级投射区)均出现了较明显的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其潜伏期范围在140~170ms之间,存在通道特异性,与听觉MMN类似。据此得出: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应该是由视觉通路痕迹产生的视觉MMN;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的源有两个,一个位于额叶,另一个位于初级视皮层所在的枕叶处。  相似文献   
92.
基于生产前沿理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不仅将技术无效率和环境代价纳入了分析框架,而且还与"物质平衡思路"一致;该模型将绿色经济增长的源泉分解为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资本深化3大部分。对重庆市27个制造行业的经验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增长中普遍存在着技术无效率现象,但50%以上行业的技术效率都得到了改善或维持不变;资本深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进步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其中的贡献相对较小;技术进步是引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充分发挥重庆市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后续发展中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环境约束下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93.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人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人力资本作为核心生产要素之一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愈发关键。准确识别人口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对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产业促进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试图采用中国267个地级市2006~2019年的市级层面数据,研究人口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人力资源匹配中介机制,为人口集聚的产业促进效应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注解。通过构建“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口集聚能够促进产业升级;以人力资源匹配为中介变量,更加印证中国人口集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背后是人力资源匹配在发挥中介效应。通过发展阶段-区位双维度分位数回归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不同地区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人口集聚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特征不一,在东部呈现非对称的“V”型趋势,在中部由正持续减弱为负,在西部则由负转正不断增强;按高校数量分组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教育密集区人口集聚的作用不显著,但在非教育密集区存在显著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汉语自动分词最大匹配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德权 《中文信息》1998,15(12):101-101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工程现状的分析,指出先进的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基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是项目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企业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匹配理论,包括战略匹配、功能模型匹配、实施过程匹配、接口匹配等内容,以及适度超越、同步发展、技术、个性化的匹配原则;围绕匹配度测算问题,建立了映射模型,定义了映射函数和映射法则;最后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6.
调整产业结构,并形成与之匹配的就业结构是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2000-2021年民族地区各省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结构偏离度、结构变动度与灰色关联度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进行测度,并结合静态面板模型LSDV和面板校正标准误,实证分析两者匹配程度的影响因素。测度结果表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之和从3.51下降至1.54;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时间为9年。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市场化程度、政府调控程度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会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科技水平会对两者的匹配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结构偏离是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中间消耗率与资本形成率分别对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具有调节作用。因此,为提高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需完善民族地区产业政策,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以便吸纳更多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中国企业信息化工程现状的分析,指出先进的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基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是项目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企业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匹配理论,详细阐述了匹配理论的内容和原则,围绕匹配度测算问题,建立了映射模型,定义了映射函数和映射法则。  相似文献   
98.
人职匹配理论与女大学生就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而女大学生更是面临诸多障碍.职业选择是一个人职匹配的过程.要实现成功择业,女大学生要增强自信,善于发现和发挥好自己的潜能和优势;要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把握机遇,在就业过程中做出正确的抉择,赢得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99.
通过南宁葫芦鼎大桥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3400t0#块钢管桩支撑方法、大块钢模板施工及长联钢构的C60混凝土施工技术,总结了0#块施工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00.
在日常统计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从数据库取数后将数据粘贴到Excel的过程.而且常常会有几万甚至几十万行的数据需要粘贴,数据量可能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兆.在这种情况下,粘贴报表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甚至造成计算机因内存不足而死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