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23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51.
《南都学坛》2017,(1):38-39
明代《敕赐忠武侯庙规祭文祭品檄文碑》的颁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仅提高了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极大地丰富了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文化内涵,为中国提供一个缅怀诸葛亮的"法定"日期,约定俗成,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52.
常璐 《社科纵横》2012,(1):140-141,144
社会复杂化的进程早自新石器时代便已开始,本文以庙底沟二期文化及二里头文化为切入点,结合文献中所谈到的颛顼改制等内容,对社会复杂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3.
杨旭 《社会科学论坛》2008,(14):160-163
通过对杨绛先生散文作品<大王庙>的分析,探讨了先生在貌似散淡的笔法中所透露的对现实的深重忧思、洞彻和意味深长的警示,以及她在荒诞痛苦人生中的自我选择.  相似文献   
54.
55.
魏晋南北朝时期,太一信仰在民间流传甚广。通过考察魏晋南北朝郊庙歌辞,发现太一分别在宋、梁、陈国家祀典中占据重要位置。晋时,太一为六十二神之一,不复汉时尊崇。刘宋统治者宣扬其刘汉后裔的正统身份,追溯西汉以太一为至上神的神权体系而加以改造,通过以“太一”名“天”、尊“太一”为至上神,证明其政权的合理性。萧梁时期,将“太一”作为北极星名写入郊祀歌,并以之为至高神居所,是梁武帝出于弥合三教差异、建立国家层面统一的信仰体系的目的,结合社会各阶层太一信仰情况做出的调和之举。南陈承继梁代对太一的神位设定。太一的衰败、复起与其时政权的频繁更迭、社会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6.
有清一代,湖北地方佛教信仰兴盛,士绅阶层与寺院僧团之间的互动日渐密切。通过对湖北民间历史碑刻文献的梳理与研究发现,士绅阶层通过捐修庙堂等多种方式成为寺庙财产的主要捐赠者,也成为寺院财产主要的监管者。士绅有权参与丛林规则的制定,并作为僧团矛盾的调解人,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清代河南著名戏曲家吕履恒传奇《洛神庙》,演绎洛水河畔的人情世态,离合情缘。抒发个人对现实的生存体验和生命感悟。《洛神庙》秉承传奇"演奇事,畅奇情"的传统,将故事放在洛河水畔的洛神庙去演绎,并用"人间异宝"还魂香坠绾合情节关目。《洛神庙》也反映了清代传奇创作文体规范以及重构的这一趋势,《洛神庙》传奇不仅仅在"演奇事,畅奇情"这一题材内容上是对传奇本体性特征的回归,而且在情节构成以及舞台效应上,都遵循了戏曲文体的要求,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似文献   
58.
笔者通过乾隆皇帝晚年撰写扎什伦布庙瞻礼系列御制诗文及注解,叙述西藏和内地发生的战争和动荡,为我们研究乾隆皇帝晚年及嘉庆皇帝在位初年的社会状况和乾隆皇帝的某种不安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59.
西汉元帝永光年间皇帝宗庙礼制改革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初期,皇帝宗庙制度因不循古礼而为后世所讥讽。随着儒家礼治思想渐趋浓厚,汉元帝永光、建昭年间,依据礼典规范皇帝宗庙典制。其主要内容就是罢弃西汉初、中期建立的西汉"祖"、"宗"郡国庙,定皇帝宗庙迭毁之制。  相似文献   
60.
《国语&#183;周语下》伶州鸠语中的天象资料辨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富祥 《东方论坛》2005,(3):40-44,57
<国语·周语下>所记伶州鸠语中的天象资料是晚出的伪史料,大率出于后世兵家言,并非周初原始观测的记录.夏商周断代工程误用为推求武王克商年的重要依据,所得结果亦不可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