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40篇
劳动科学   63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91篇
丛书文集   379篇
理论方法论   104篇
综合类   1117篇
社会学   308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明天》是鲁迅小说中较为特殊的一篇 ,它是鲁迅为自己创作的一部小说 ,隐藏着更深的发泄、自慰和自我解脱的心理动机 ,形象地演绎了早期鲁迅解开死亡之结的精神历程 ,因此《明天》这部小说对研究鲁迅思想和艺术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2.
劳伦斯被认为属于20世纪的"现代流派"作家.<虹>与<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的最佳作品,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分析展示了劳伦斯对新生活的憧憬和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93.
<边城>在爱与美的氛围中交织着浓厚的死亡意识,二者的张力关系深化了小说的悲剧内涵.这是一个爱与失去的永恒悲剧,从中折射出沈从文对人类在爱与失去中无尽循环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94.
芥川龙之介与川端康成的文学个性及死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近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以剖析近代人性的利己主义、冷静地关注并描写资本主义制度的"丑恶"见长;川端康成则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以回避现实、执著追求日本的"传统美"著称。"人性恶、现实丑"的揭露与"传统美"的追求,展示了二人迥然不同的文学个性。然而,在能体现人生及艺术追求的死亡观念上二人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他们最终都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从中可见日本传统的文学之魂及日本传统的美学思想对他们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中国古代的蜡祭仪式与西方民俗观念中的杀死谷神的仪式是相通的 ,蜡祭的目的是“息老物” ,其实就是杀死衰老的谷神。蜡祭中的禽兽形象就是谷物之神的象征 ,腊八粥具有着西方的圣餐意味。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最重大的祭祀就是蜡祭和神稷 ,春社是庆祝植物神的再生仪式 ,蜡祭是庆祝衰老的植物神死亡的仪式。社分春秋两祭 ,而秋社和年就是从蜡祭分化嬗变出来。  相似文献   
96.
对抢劫罪的行为和客体的性质的分析以及对相关学说的评价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我们认为,抢劫罪的"暴力致人死亡"只能是过失致人死亡,而不包括故意杀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97.
爱情是人类最动人的感情之一,也是世界文学永恒主题之一.这种魅力最深刻的哲学背景是爱情克服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普希金的爱情诗歌就是这种思想的诗意显现.他早期爱情诗偏重肉体的满足,是自我意识的激情飞扬;后期爱情诗专注于精神的契合,是在对"永恒女性"即普遍精神的追求中完成个体的超越和拯救.  相似文献   
98.
海明威《等待的一天》的主题和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等待的一天》为例 ,剖析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和主题坐标 ,阐明了海明威在其短篇小说中以简练的文字、消解了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揭示了“迷惘的一代”的精神状况和对生命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99.
《无名书稿》是无名氏深寓生命哲学的一部"大书".本文从主题学的角度,着重从"自由"、"死亡,,两个层面,对《无名书稿》的诗性品格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自由"与"死亡"正是无名氏对人的生命本体的诗意洞悟.  相似文献   
100.
《老年人》2000,(1):45-45
长沙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从1981年起到1990年止,对该市社会福利院15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随访调查,发现其中患高血压者占70.5%,平均寿命为76.5岁,活到80岁以上者占40.9%。高血压患者能否长寿,取决于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患者能够长期坚持治疗,坚持运动锻炼,保持乐观情绪,生活有规律。而那些不幸死亡者多是不坚持治疗或根本不治疗;既不注意饮食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