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372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65篇
人才学   125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404篇
理论方法论   262篇
综合类   3174篇
社会学   461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本文认为科研劳动作为一种复杂劳动其劳动过程具有探索性、创造性、艰巨性和连续性;劳动方式具有综合性、竞争性;劳动成果获得具有偶然性;作为一种自觉追求真理的实践活动,科研劳动还有社会性的特点。根据劳动的特点,科学家的人格可分为好奇型、功利型及奉献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2.
甲午战争是中国政治文化演进的重要标界。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出现于甲午战后。甲午战争推助了中国政治心态的转换 ,加速了中国政治价值观的革新 ,促成了知识精英政治人格的激变  相似文献   
83.
父系文化在人类自存与存种方式的选择上异化了女性的性与生育的自然属性,从而泯灭了其主体性,这一过程蕴含着文化悻论;先进的制度文化使女性的主体地位得以复归,然而文化堕距、文化示范作用又使女性主体人格的展示步履维艰;社会现代化将造成女性人格的丰富性、性别角色的转型等现代性衍化。  相似文献   
84.
文学风格与作家人格关系问题,古代有 "文如其人"说.从风格与人格、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入手,比较详尽地分析了风格与人格之间存在的种种复杂的对应关系.在审美创造中,风格与人格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一面.因此,对于风格与人格的关系应当作具体的考察,不能简单地视所有的风格就是人格的表现.同时,还要从传统思想、文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考察了这一现象在我国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一命题对我国古代作家的人格修养、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的深远影响. "文如其人"作为我们民族文学艺术创造和文学批评价值评判的一个优秀传统,它强调的是一个民族的某种优秀历史文化、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独特的主体人格精神对文学艺术创造的决定性影响.在当今大众文化泛滥和个人低俗无根写作的语境中,重提这一话题,对于重塑当代作家纯正的人格与文格,重建文学作品优秀的思想道德文化内涵,宏扬作家主体人格精神和确立文学批评的道德评判标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5.
大傻 《现代交际》2004,(9):45-45
单位大楼的清洁工是个年轻的农村妇女,工作很卖力,我们天天可以见到她忙碌的身影,不是在打扫走廊,就是在擦电梯。可是这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农村妇女却在干了一段时间后走了,一位下岗女工顶替了她。 其实对我们来说,谁做清洁都一样,但是相比之下,我们宁愿看到那个农村妇女,因为她年龄不大,长得也不错,尤其是皮肤,白中  相似文献   
86.
晚明时期的文化变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变动的核心是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转变和文化人格的转型。晚明士人自我意识转变和文化人格转型的社会基础是明中叶之后日益高涨的市民文化运动 ,其思想基础是阳明心学的崛起。晚明士人的文化人格突出表现为“狂”、“隐”两种类型。它为当时的文化变革所注入的资源是个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87.
当前,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值得关注,人文精神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人文教育的偏差。因此,工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加强人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88.
人格结构的行为归类假设与中国人人格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中西方人格概念的词源和内涵的分析,人格内容可划分为四个不同层次,包括个体的外显行为、内心体验、动机和神经生理基础等四个方面,不同层次之间存在密切的交互关系;文化对人格的不同内容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由于对行为含义观察角度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人格结构的特点也是对文化意义的直接反映.以后的研究应关注文化对人格、行为和适应之间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罪与罚》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用自己创造的一套理论杀人,想以此拯救社会上受苦受难的人们。犯罪后他的心灵无法回归和谐,承受着人格分裂的痛苦。而因道德感的缺欠所引起的与人群疏离的痛苦,更使他无法人性地活下去。在苦苦挣扎着解救自己的历程中,他最后选择了自首。  相似文献   
90.
徐笑 《老年人》2003,(7):34-34
说到我的第二次婚姻,不怕你笑话,是由一壶米酒促成的。1950年,我在解放四川的战斗中负了重伤,右眼被弹片击穿,右腿踝骨被穿透,腿底板被炸飞半边。从此,我成了瞎眼瘸腿汉。1953年,我复员回来,妻子见我这副模样,便带着小孩走了。我成了孤独的单身汉,好在组织上安排我到一所完小当老师,我才有了生活的勇气。在人生灰暗的日子里,只有学生能安慰我,帮助我,给我带来欢乐。我所教的学生,个个天真无邪,可亲可爱。下课后,他们帮我做这做那,让我找到了当老师的尊严和人世间的温暖,觉得有了学生就有了家。一个星期天,我班上的学生小桂带着姐姐来学校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