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360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汉英对"死"的语言表达看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会孕育出一种特有的语言,而语言则反过来能展露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两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作为一种语言表达特殊形式的委婉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密不可分。因而,汉语和英语中关于""的各种委婉含蓄的语言表达,也自然能反映出各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因为各种不同的措辞方式本身携有显明的各自文化特征。文章试图以这一现象为聚焦点,从一个侧面揭示文化与语言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2.
罗维明 《江淮论坛》2002,(5):116-119
<野有麕>之诗旨,主要有"拒暴"和"恋情"二说.前者偏执一端,无视"有女怀春"及男女相会相恋的和谐气氛,曲解诗意,但对末章的理解仍然含有真理的颗粒.后者不为旧说所囿,新人耳目,几被学术界公认,但在细节上亦不无缺罅.该说对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摩擦没作出合理阐释,给人美中不足之感.笔者本着不诬古人的宗旨,遵循儒学"温柔敦厚"之诗教,取两家之长,舍两家之短,力求解开诗中之谜团.本文认为诗中描写的男女青年确实业已相爱,但女方毕竟拒绝了男方的非礼行为,说是"拒暴"言过其实,说是拒"乱"则合乎情理.如此解诗,古今两种冰炭不容的观点则融合为一,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23.
"连斯基之"作为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一个关键性的情境设置,其重要性一直未能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其在作品中的功能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审视1.情节结构功能;2.人物形象塑造功能;3.文学思潮或流派或创作道路嬗变的标志功能.  相似文献   
24.
日本禅与军国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禅宗鲜明、彻底的护国主义特征使其移植了俗不可耐的攀炎附势的传统性格及动辄即成为政治与国家的御用物之御用本性。军国主义战争时代一来临,日本禅宗随即成为所谓"神国皇国"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帮凶。而日本禅则由否定生两元对立之念出发向否定善恶分辨之心等一切二元对立发展,最后发展至否定一切人伦之道德。修禅至此境则抵达禅之开悟境界,即"无分别之分别","无念无想"之境,也即悟道成佛之境。日本禅的这一特质正迎合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斗精神之需要,成为"皇军"之"军魂"的理论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25.
宋萧 《经营管理者》2007,(5):98-101
2007年4月3日,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享年七十岁、我们认为,这位素有“60岁的年龄,40岁的外貌,20岁的心境”形象的亚洲首富于谋杀。  相似文献   
26.
尊严是指对于没有回复希望、处于生命末期的植物人患者,撤除其维持生命的医疗措施,使其自然的、有尊严的亡。由于尊严适用者是植物人患者,是无法感知的,因而不会出现自杀的状况。那么,患者欲实施撤除人工维持生命装置的行为,就必须借助他人之手,如医生。由于行为有了他人的介入,因而要对其进行刑法上的评价。本文从大陆法系违法阻却事由的角度,对尊严的正当性进行了论述,希冀对今后的立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7.
儒家的“重生轻”、道家的“厌生乐”、佛家的“生轮回”观深深影响着第三代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他们以对亡的直面、认同,传达着强烈的对生的关注和思考;以对亡的想象性体验,表达着对生命本质的观照和认识。“亡”成了第三代诗人自我认知与个性传达的言说载体。  相似文献   
28.
透析安德森《林中之》中的女性映像,可以探究当时美国女性悲剧生活的根源。女主人公格雷姆斯凄凉、孤独的亡是对当时男权社会的一种无言的抨击,也是一幕美国时代的悲剧,一曲妇女命运的悲歌。  相似文献   
29.
从一场66伤的重大火灾中逃生的小连,将终生铭记4月15日这一天。第一个发现火情的他,带着妻子和几位邻居成功逃离火场.然而,他现在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因为同住一层家属楼的一对老夫妻葬身火海,他认为自己对老人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30.
张荫桓述评     
本文述评了晚清著名外交家张荫桓的一生功过,对其流放新疆的日进行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