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18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7篇
丛书文集   334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681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诉讼指挥权: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诉讼指挥权的正当性不仅源于人们对诉讼经济性的追求 ,而且还在于它具有矫正正当程序原理内在局限的功能。西方法治国家民事诉讼程序立法中关于诉讼指挥权的规定反映了诉讼指挥权制度的共同要求和普遍规则。处于民事诉讼体制转型的中国民事诉讼法 ,目前正面临着发展和创新诉讼指挥权制度的历史重任。完善中国诉讼指挥权的总体思路是 :以国际社会诉讼指挥权的共同规则为参照 ,建立符合中国审判实践要求的诉讼指挥权规则体系 ;改革法院的事实审理方式 ,合理界定法官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行使诉讼指挥权的范围 ;从保证当事人对纠纷解决程序正当性信赖的要求出发 ,建立诉讼指挥权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02.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应当重视软法层面的研究,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程序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总的说来,"985"高校的学术道德规范对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程序的规定较为粗略简单,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应予完善。举报环节应当重视向谁举报和能否匿名举报的问题,立案环节的重点是谁来决定立案和立案程序问题,调查环节最关键的两个问题则是调查小组的组成和调查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3.
从世界范围看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是各国的普遍做法。我国现行民事检察制度存在诸多的缺陷 ,这些缺陷主要是立法原因造成的。重构我国民事检察制度必须与再审制度改革相衔接 ,以加强监督、完善监督、有效监督为目的 ,对现行民事检察制度进行合理改造。  相似文献   
104.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审判的质量,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碍诚实信用社会风气的形成,因而必须予以治理。法官在民事诉讼理念和执法观念上要对伪证行为予以重视;要严格对民事伪证行为的责任追究,将《刑法》第305条伪证罪的适用范围扩展到三大诉讼中;《民事诉讼法》应增加规定宣誓制度,规定因对方作伪证而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相似文献   
105.
民事诉讼模式研究有助于了解一国民事诉讼体制的构造,也有助于从宏观上分析各国诉讼制度的差异,因而有可能成为民事诉讼的基础理论研究之一。本文在检视国内各种“模式论”的基础上,提出“权力与权利的配置”不失为研究、分析和诠释民事诉讼模式的一种新视角,并据此把民事诉讼模式划分成“权力型模式”、“权利型模式”和“权力与权利的协调型模式”,试图籍此以进一步深化“模式论”。  相似文献   
106.
随着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我国民事鉴定启动制度逐渐显露出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与现实司法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而最高法院 2 0 0 2年颁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对鉴定制度的一系列补充性规定则大大改善了包括鉴定启动制度在内的整体鉴定证据制度的立法状态 ,促使其向良性发展。本文对该《规定》中有关鉴定启动制度的新规定作出了一定的评析 ,并指出其在鉴定机构方面规定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7.
在司法审判中为了寻求正当的个案裁判,首先要准确认定裁判事实。如何及时、准确的认定裁判事实,是司法审判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诉讼证明是运用现有的证据试图重构过去事实的发生经过,是对案件事实的真实性的盖然(可能性)判断。通过分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诉讼证明标准,以我国合同法为例进行论证,得出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分三个级别:以“高度盖然性”为原则性证明标准,实体法律又特别规定了“显而易见”标准和“相对占优的盖然性”标准。并且,在例外情况下,对证明困难将危及实体法的原则和目的时,法官可以通过法律解释降低原则性证明标准,适用“相对占优的盖然性”标准。  相似文献   
108.
对当前医事纠纷在运用诉讼程度解决中的几个特征作了扼要的论述,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剖析和探讨,进而强调医事纠纷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民事纠纷,处理时应当结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9.
提案是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党派、人民团体和政协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审查委员会或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由承办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提案工作,是包括政协提案的提出、收集、审查、立案及承办、反馈等环节一系列具体工作的总称。政协提案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能否收到较好乃至较大的效益,除了与提案本身的质量有关之外,提案工作做得如何亦至关重要。研究人民政协,不可不研究政协提案;研究政协提案,又不可不研究提案工作。一、初创并奠定良好基础的时期1949~1954年自人民政协诞生…  相似文献   
110.
民事诉讼目的理论是民事诉讼法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 ,数代学人对此进行的深入、持久而有效的研究形成了几种颇具代表性的学说。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学说的分析和评价,探索民事诉讼目的理论的规律性认识,并结合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和我国的现实国情,着眼于实践性和政策性,构筑更有建设性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我国民事诉讼目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