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38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38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779篇
社会学   6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安坤 《领导文萃》2012,(13):59-63
于右任曾办报纸《民呼》,被禁,郁闷之下说:"民不能呼,唯有吁耳!"遂又办《民吁》,出刊不足两个月,又被禁;后来又办《民立》,并说:"有种再禁,再禁老子就办《民抢》《民嫖》《民反》《民叉叉》!"1948年,于右任报名竞选副总统。老于想拉票,但是却没钱请客,于是就写了很多条幅,上书"为万世开太平"赠与代表,众代表欣然纳之。但在第一轮投票的时候,老于就被淘汰了。老于大呼:"没钱真他妈不好混啊!"  相似文献   
42.
民国期间,受世界经济大危机和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影响,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先后两次遭遇劫难,生存艰难,沦为难侨,被迫回国。作为华侨之乡的广东地区也先后两次对回国难侨进行各种形式的救助,使陷入苦难中的华侨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困境,得以生存,对加深与海外华侨的联系、维护当时的社会稳定以及中国的抗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20世纪20年代,语文界的国语运动、文学界的白话文运动、思想界的新文化运动等共同促成了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育的剧变,小学语文教科书由“综合知识”编写模式转向“儿童文学”编写模式。周作入将儿童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与“五四”新文化精神关联起来,奠定了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4.
民国时期,在婚姻家庭变革思潮的影响下,一些不甘于承受不幸婚姻的城市女性开始逐渐冲破传统的“从一而终”的思想束缚,当婚姻无法维系时,尝试选择以离婚的方式还自己自由之身。但在民国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城市女性自由离婚之路却充满了荆棘和坎坷。女性自由离婚的实现还需要其自身和社会做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45.
《社科纵横》2019,(11):114-121
民国后期,有些选举纠纷并非通过选举诉讼等法定程序来解决,在选举争议各方矛盾尖锐化时,地方政府经常积极主动介入,平息选举中的宗族、派系纠纷。而在地方政府卷入选举纠纷之后,则会有参议会等其他机关和团体参与调解。政治压力和武力胁迫也是解决选举纠纷的手段,有时则是在舆论影响下双方妥协达成和解。这些非正式解决方式主要作用是维护选举秩序和社会秩序,并不能真正公正合理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政治权益。  相似文献   
46.
民国时期,在动荡不断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文化相对繁荣。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同步发展,在鼎盛时均享有国际声誉。而促使繁荣的因素,就高校内部来讲,主要包括民主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考试制度,以及与教师相关的聘任、薪酬和评价制度,这些成功的经验均值得我们当今高校借鉴。  相似文献   
47.
48.
(一) 台湾学者刘淑芬女士的《灭罪与度亡——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之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书是迄今对经幢最为全面、详尽的研究成果。经幢研究的历史并不长,迄今仅有百年。清末金石学家叶昌炽在其大著《语石》(1909)卷四中对经幢有八则精简的评述,开经幢研究之滥觞。民国期间,日本学者松本文三郎(1869—1944)、常盘大定、关野贞,  相似文献   
49.
《琼州学院学报》2016,(6):101-105
传统社会中崇尚朴素自然观的人们以"素食"为尚,到了民国时期,在新观念的支配下,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素食运动"。素食运动的兴起是多种因素合力促致的结果,其主旨既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厉行节约之风不谋而合,又与时人"健康"与"美"的观念较为一致,同时又受到传统佛教文化和西方社会素食之风的双重影响。就素食主义中最有价值的一些观点而论,素食运动在当时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于当时国人渡过难关、养成克俭之风有所助益,也是中国健康与营养观念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反映。  相似文献   
50.
民国劳动法产生后,学者们开始予以关注,并在介绍引进劳动法、评述劳动法、书写中国劳动法史及劳动法的汇编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当时在华的外国人于劳动法研究也有贡献。1949年后,劳动法研究先是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受现代化模式下的史学观影响。进入21世纪以后,劳动法研究逐步走向深入。但这些研究大多存在为现实政治服务、研究模式固化、研究时段集中、缺乏劳动法实施研究等现象,且史学化的研究多、法学化的研究少。今后应加强理论和方法创新,拓展研究时段,推进劳动法实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