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38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38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779篇
社会学   6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作为复兴民族和重新建国的象征,国民政府对首都南京的营造建设极为重视,专事成立相关机构制订首都发展规划.然而首都规划的制定过程却频生变故.不仅负责首都设计的政府机关无故更迭,具体负责规划工作的设计单位亦受党国高层权力倾轧影响发生改变.受政治因素影响,党国还在《首都计划》的规划文本中有意识地植入党记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的建筑意图.事实证明,国民政府对首都规划这种城市现代化的努力,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实际上也是封建时代加强统治和区分异己这一古老政治传统的现代延续.  相似文献   
992.
孙中山早年时试图走改良、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提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先革命,后教育”.民国伊始,孙中山便着手对教育等进行一系列的变革,民国元年的教育恢复和资产阶级教育改革,实质上都是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完成的.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教育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民主教育的倡导者、领导者和重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993.
994.
庐山刺蒋、南京刺汪这两桩民国大案背后都有一个红色大刺客的身影,热衷民国史钩沉的作者,拨开重重迷雾,揭开两桩大案的疑团,尤其是通过对南京刺汪案台前幕后的缜密分析,得出的结  相似文献   
995.
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社会治安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和民族原因。政治的混乱腐败、经济的极端落后、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直接导致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社会治安异常混乱。  相似文献   
996.
陆久之策反功亏一篑 1949年4月,中共再次向汤恩伯伸出和平之手,这次策反由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制订计划,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会副书记沙文汉亲自布置,陆久之担任主角。  相似文献   
997.
胡剑明 《金陵瞭望》2011,(15):60-62
国民党政府的首都设在南京,因而在南京设有首都监狱。首都监狱,原为清末的“江苏模范监狱”.亦称“江南地方监狱”,民国初期曾名“江苏江宁监狱”、“江苏第一监狱“,日军侵华占领期间.曾作为“中国战区日本官兵总联络部看守所”、“拘禁所”、“刑务所”。  相似文献   
998.
《云端》:最初是怎样的机缘使你接触到这些故纸?高小龙:我是在西影(西安电影制片厂)院里长大的,当时美术资料室藏有很多作参考用的内部书刊,所谓的敌刊,其中有一套《良友》画报,是当年上海著名导演孙敬在1950年代捐赠给厂里的,我整天缠着父母帮我借,大概一两周借一次,这成了我小时候最兴奋的事。  相似文献   
999.
石克 《中华魂》2014,(9):36-38
正不久前看了《文艺报》一篇文章《"民国热"刍议》(作者:窦海军,后简称窦文)。窦文本是因编辑一套《民国思潮读本》而作,文中对民国时期纷繁复杂乃至互相对立的思潮没做任何介绍和评析,却对概念含糊的"民国思想""民国的风范情怀、思想魂魄"大加推崇赞美,而对1949年诞生的新中国则在对比中暗加贬斥,"期待‘民国思想热'即将到来"。文章尽管语言晦涩含混,逻辑混乱,但倾向性还是十分明显的。下面摘录几段,逐段作一点辨析。窦文说,现今没出现别的热,唯独出现了"民国热",这是因为"曾经对于民国史的歪曲、禁锢,在国民心中埋下了好奇、求真的种子,这几年环境有意无意的松  相似文献   
1000.
从民政部到内务部 清朝建立以后,其中央权力机构沿用的是明朝的内阁加六部制度。所谓六部,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雍正皇帝即位以后,用军机处架空了内阁,中央权力机构变成了军机处加六部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