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2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09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西方社会,除了建立起民意表达的国家机制以外,还拥有较完备的民意表达社会化机制。在工具层面,社会化表达机制作为一个结构化体系,涵盖了民意机构表达、大众传媒与出版表达、利益集团与自愿组织表达、街头民主表达以及理论学术表达等多样化的诉愿形式。当今西方社会化机制维度上的民意表达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特别值得我们关注,更需要我们放眼世界而寻求经验,以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2.
政治文明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应用。网络以其独特的技术性,营造了一个表达意见和诉求的话语空间。人们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发表对国家事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形成网络民意。网络民意具有直接性、及时性、虚拟性、平民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表现出巨大的思想意识力量,对政治文明产生影响。一方面,网络民意表达传承了政治文明意识的内容,反映了政治行为文明的状况,为政治制度文明提供新的生长点;另一方面,网络民意表达需要政治文明提供宽容的表达环境、理性的表达行为和完善的表达制度的支撑。为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尊重网络民意,善用网络民意,规制网络民意,以此保障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加速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83.
2008人物群雕     
网络不是民意的流放地,只有网络上的民意能够推动制度的变革,并对现实中的政府治理施加影响的时候,才能获得体制内的尊重.  相似文献   
84.
马英九当局执政周年两岸关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 《领导文萃》2009,(12):27-31
马英九执政一年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取得重大突破。两岸民众情感日益加深,岛内主流民意期盼两岸和平发展。未来两岸关系必将围绕经济合作、文化教育交流、民问往来等议题继续推进,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85.
网络民意表达是网络时代新兴的一种民意表达形式。与传统的民意表达模式相比较,合理的网络民意表达有利于科学决策、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及时掌握舆情和实现网络监督。同时,我们也要警惕网络民意表达的非理性、反馈机制的不完善、表达主体的局限性、道德缺失以及网络水军等问题。可以从政府、媒体和网民三个方面规范网络民意表达,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6.
作为网民之间进行信息发布、传播与共享的一种新兴技术平台,微博继新闻网站、论坛、博客之后,成为我国发展势头最强劲的网络媒体,其简洁明了、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受到了数亿用户的青睐。这一发展态势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大量政府机构、官员把微博看做信息化时代实现官民良性沟通的窗口和工具,纷纷"试水"微博。据初步统计,仅在新浪网注册的政务微博  相似文献   
87.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和把握的主题所在。各级领导都会站在全局的高度对一些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办理要求,形成领导批示。通过对这些批示件的办理,不仅能够解决决策落实过程中某个方面的实  相似文献   
88.
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4.57亿人,年度增长率为20.3%,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达到34.3%,超过30%的世界平均普及率。互联网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影响巨大的新型媒体。  相似文献   
89.
破阵子二首     
徐康 《中华魂》2011,(8):64
《法制文萃报》2011年4月30日"法桥话题"报道:创建文明城区,问卷已经"被满意",民意只能"被代表"。每户一张问卷,内容百样谜团。答案条条早填上,满意连连直到完。只须把字签。创建文明城镇,测评民意三番。政府部门态度好,生活设施服务全。下情达上边。  相似文献   
90.
司法民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一种于司法有益的支配力量,也可能损害司法公正。这种弊端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司法民意与法官职业思维的不同。在对案件裁决的过程中,法官的思维首先应当符合法律适用的一般思维模式,其中还应该包括对可能影响司法结果的民意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