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5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664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苏联有世界一级到最后四分五散的演变过程中,民族问题是主要问题之一。在这里,我们把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各分为三个层次:政治民族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通过对三个民族主义的分析,来寻找苏联问题的隐患,剖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52.
《南京!南京!》对现行的讲述和颠覆不是无意的,是刻意为之。我是一个电影研究者,接受了系统的电影知识和理论学习,我知道哪种语言是安全的,现在出现的这种结果是刻意的,也许我们会走得极致,却是我们刻意的颠覆。我的团队做好了万箭穿心的准备,就当是草船借箭,当然也可能是被射死。我是一个坚决的民族主义者,我是带着剧烈的仇恨来做这部电影的,但我走到今天是史实教育了我,  相似文献   
53.
前不久,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在全国各地影院热播,该片也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十个票房过亿的影片。对《南京!南京!》的评价两派意见迥然不同,赞成派认为该片再次警示国人牢记仇恨、毋忘国耻,很有现实意义,陆川是民族主义的爱国者;否定派则提出激烈批评,甚至认为陆川就是一个汉奸。  相似文献   
54.
胡秋原先生是大陆赴台知识分子中具有影响力者之一,这种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矢志于民族主义密切相关.他的民族主义内涵十分丰富,如政治面相的国家至上论,文化面相的超越前进说,学术层面的理论历史学等.不过,他的理论历史学的唯智倾向,超越前进说的含糊性,以及国家至上论对自由民主的遮蔽,使其民族主义亦显示出若干局限.  相似文献   
55.
什么叫民族主义?俄国沙皇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访问,在阅兵式中突然冲出来一个人用枪托狠狠砸了沙皇一下,这就是民族主义。什么叫群情激愤?当北洋水师到日本港口停靠的时候,日本民族强烈要求打沉北洋这几艘军舰,这就叫群情激愤。注意其中的两个实质:沙皇访问日本的时候,日本比俄国弱;北洋水师停靠日本港口的时候,日本比清帝国弱。  相似文献   
56.
民众主义是在现代拉丁美洲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中常常提到的一个概念。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更被冠之以"民众主义时期"的称号。民众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策略、政治思潮,而且还是一种经济政策,为拉美实现现代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57.
"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成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动因.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呈现出了与苏联及东欧巨变完全不同的自身鲜明特征,它不仅使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同时也对社会变迁、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在政治领域里,威权主义体制下的多元化是改革的主要成果和显著特征.对有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探讨应该建立在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基础上,这个认知基础就是必须区分东西方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民族主义在中国现代化改革过程中发挥了整合全社会所有力量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  相似文献   
58.
一<家>的电影改编 巴金小说<家>的电影改编作品而为中国国内一般公众所熟悉的,是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家>,然而实际上,<家>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被改编为电影次数最多的小说之一,迄今为止已经被用两种语言改编了四次.  相似文献   
59.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辛亥百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18世纪之末,19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  相似文献   
60.
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在过去的四百多年里,国家主义和保守主义分别主导、塑造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及维也纳体系,而威尔逊式的理想主义虽然塑造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主导该时期的却是激进主义。直到雅尔塔体系时期,民族主义才终于打败了帝国主义,自由主义则成功战胜了极权主义。因此,国际体系确立的背后是观念分配竞合的结果,是主流观念取向在竞合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观念作为深层次因素,始终是影响、塑造国际体系的更新与变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