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0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36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51.
文学本土化的困境与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人们倾向于用全球化 /本土化取代现代化 /民族化来探讨中国文学的出路。这种关键词的转换并没有解决后发生型国家的现实文化处境和文化焦虑 ,也没有解决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地域化所暗藏的理论上的内在矛盾及其现实的可能性。文学本土化既是对全球化的抵抗 ,又是全球化的产物。它具备自身的复杂性和难题。在全球化语境中 ,只有解决好顺应与抵抗、理论与实践、集体追求与个人写作间的内在矛盾和实际困难 ,文学的本土化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大品牌如潮水般涌进中国市场,本土企业面临国际化,而国外企业则面临本土化.这种跨文化的交流,需要广告从业人员仔细研究不同的民族的民俗文化特点,创作出更加符合俗民要求的经典广告作品.以现代广告文化为研究对象,利用民俗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来诠释广告传播中的民俗文化内涵,探讨民俗文化与现代广告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53.
《群众》周刊“民族化问题讨论特辑”的刊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相关。该特辑界定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概念,分析了为什么要强调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问题,厘定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表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使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些争鸣中清楚地呈现了民族化的创造性、主体性、实践性、具体性及与现代化和国际化一体的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史上具有特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4.
文学理论民族化的实施者主要是一些有着共同心理的文艺理论家,本文从分析集体文艺理论家心理的角度出发,抓住这些心理的特征,认为文学理论民族化的进程是这些集体心理对现实的集中反映,在全球化和后现代的语境中,充满着对于中国文学理论前途的种种不安、焦虑、沉思以及希冀。  相似文献   
55.
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和交融是张爱玲文学创作的主要表现内容,也正是她作品的特点和价值所在。在张爱玲的创作中,现代的本土化与传统的现代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这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思想与传统形式对接的思路与可能,也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进行文学的民族化建构提供了可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精神创造实践活动的产物,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理解、评价经过艺术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艺术的表现生活。艺术创作应该在自己熟知的文化层面、历史背景下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艺术创作重在积累,一定要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来汲取养分,这样才可以创作出不朽的画作。没有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就没有民族艺术。所以,倡导艺术民族性时必须同时提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艺术创作讲求个性,个性的存在形成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有风格的作品才能有其生命力,风格越鲜明其作品的生命力就越强,风格的特性越经久,艺术“永恒性”的程度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57.
中国电影事业自新时期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但涌现大量的佳片力作,而且还不断在世界电影舞台上获得声誉。这种良好态势的出现除了是因为我们吸收了世界电影的先进经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一时期电影在处理民族化问题方面上成就显著。因而,从民族化进程的角度并以新时期电影的主要制作者———第三、四、五代导演为例来探讨这一时期电影的得失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中国训诂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现代化转型。反观其现代化历程,中国训诂学在民族化、现代化道路上曲折前进,应正确看待这一历史进程。中国训诂学要在现代与传统、外国与本土的纬度上实现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向选择,并将现代意识、思维方式与民族精神、形式结合起来,以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新训诂学的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59.
麦积山第四窟薄肉塑飞天壁画是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壁画中绘塑结合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艺术家的聪明与智慧,其非凡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0.
本文回顾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及代表剧目 ,并从歌剧创作的戏曲化与民族化、中西融合、演唱风格与民族语言、歌剧创作与振兴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民族歌剧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