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政权构建方式的设想和选择与其民族理论及其实践紧密相联。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平等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平等作为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性原则,成功地创造了民族地区政权的组织结构,为新中国国家政权构建形式的最后抉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影响到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构建前后围绕着民族和国家构建形式的问题,发展出了一套完备的、成熟的、科学的理论形态,创造出了对中华民族和全国各族人民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52.
著名政治家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思想及实践,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研究问题,国外学界对此研究涉及了对威尔逊民族自决原则概念的认识、民族自决原则的背景、民族自决原则在美国参战前的内容及实践、民族自决原则的内容及本质等,成果丰富,涉及范围广,但他们基本上是站在西方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褒扬这一原则所包含的民主、人权、反殖民主义、集体安全等内容,片面夸大它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对威尔逊民族自决原则与实践之间矛盾性的内涵、本质研究得较少,没有从政治、宗教、大国争霸等方面去挖掘其根本原因.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涉及的内容及程度都不够全面深入,也没有出版综合性的学术著作,仅仅发表有相关的文章,我们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应做出中国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学术贡献.在当前民族自决运动重新成为影响世界局势的因素形势下,研究威尔逊民族自决原则的思想及实践,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历史发展轨迹,认清西方国家对民族自决运动的态度和目的有其现实意义,也是时代摆在中国学者面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53.
民族自决权在二战后被确立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一项集体人权,它可以分为对外自决权和对内自决权,承认民族自决权必须尊重国家主权。欧盟宪法条约的制定是欧洲人民行使自决权的表现,这种产生共同体的行为又削弱了自决权,此谓“循环自决”,但这又是欧洲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54.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陈水扁等"台独"势力却一意孤行,一定要为台湾独立制造所谓的"事实证据",并不顾岛内大多数民众及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反对,策动"3·20公投".今就"公投"与"民族自决"的关系及"公投"的惨败,驳"台独"谬论.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席卷全球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对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当代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次民族主义浪潮中,“民族自决权”是一个十分彰显的口号。然而,民族自决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解与界定,模糊性、争议性极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民族自决权的内涵、演化及困境等作一些必要的了解。  相似文献   
56.
文章提出"族格"的概念,认为族格是自然赋予的,即天赋的每个民族无论大小强弱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人格"是"族格"的哲学基础,族格是人的群体的抽象人格,在多民族国家里,少数民族完整的"人格"的实现离不开"族格"的保障."族格"包括民族政治权利的平等和文化上的多元.文章以从自然法权推导出的族格理论揭示了民族平等、民族自治、民族自决理论等的哲学渊源,阐释了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族格"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构建国家、民族之间和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7.
民族自决原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具体表现为:一战前后列宁和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思想的相继成熟;当时世界主要大国对民族自决原则的承认;苏俄民族自决原则的实践及东欧国家的参与和认同;一战后依照民族自决原则对欧洲版图的重新划分及在非欧洲世界产生的广泛反响。这表明民族自决原则在一战后已被公认为一项基本的国际政治原则。得到公认的民族自决原则影响并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版图,并于1945年被写入了《联合国宪章》,从而最终完成了从一项政治原则向国际法原则的转变。但过分夸大民族自决,又会导致种族歧视乃至仇杀。  相似文献   
58.
20世纪20年代前后,台湾地区新一代知识分子在“民族自决”论的启发下,对台湾抗日民族运动及其与祖国革命运动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台湾民报》是当时台湾知识群体最重要的言论机关,在这一思想历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一开始,《台湾民报》吸纳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强调“自治主义”,以期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的实现。同时借“中日亲善”,敦促台湾总督府进行政治改革。不过,随着美国“排日法案”的通过,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演讲扭转了台湾知识分子对于“民族自决”论的理解,后者抛弃了对日本的幻想,转而将“亚细亚联盟”与“民族自决”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反帝斗争摇旗呐喊。随着国民革命的兴起,孙中山及中国国民党将“台湾革命”纳入“国民革命”范畴,明确了台湾解放是中华民族完全解放的必然要求。祖国的呼唤唤醒了台湾知识分子内心根底的“中国民族”认同,他们提出与祖国一道致力于反帝斗争,融两岸革命为一体,最终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回归祖国。  相似文献   
59.
本文首先对民族自决论、仅有补救权论等民族分离运动规范性政治学理论和霍尔维兹的民族和区域相对地位理论、巴特科斯的理论、现代化理论、内部殖民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社会心理理论等民族分离运动实证性政治学理论进行了总结、介绍和评价。论文认为上述实证性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主观因素类、客观因素类和行动者因素类。不同理论之间往往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综合起来才能对某类社会现象作出接近全面而正确的解释。最后论文在前文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多民族国家治理民族分离主义的战略设想:廓清其理论依据,促进各民族经济的相互依存和均衡发展,参考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借鉴协和式民主模式,主权国家通过协商否定民族分离对国家主权进行挑战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60.
在政治学研究中.无论是现代国家的历史演进,还是现代国家成长的战略空间,都脱离不了对于民族国家本身的探讨.然而,在大量关于民族国家的研究文献中,都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对于民族国家的讨论,实际上这个议题在其理论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