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历史上,不乏雄才大略的皇帝。但称得上是好皇帝的,恐怕只有汉文帝。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但不是个好皇帝,他以天下之力,遂一己私欲,所以二世而亡,亡了以后,还被人骂,在历史上遗臭;汉高祖刘邦,从民间起兵做了皇帝,这样的皇帝,本来应该很民本主义,可他却一身的无赖气,俩口子算计功臣不遗余力。汉家天下里,汉武帝最贵气,打仗、花钱无敌,可他花的都是爷爷的积  相似文献   
42.
林则徐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赋税来源,减轻民瘼,他在江苏为官时,积极兴修水利,主持完成了浏河、白茆河的疏浚等一系列工程。在兴修水利中,林则徐广开门路,带头捐资,筹集经费。他讲求实际,事必躬亲,极其认真,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43.
俞宪忠 《江海学刊》2012,(4):97-103,238
全球化浪潮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制度竞争,对发展中国家的转轨发展而言,制度现代化具有基础意义和首要价值,其核心要旨则是自由与民主的有机协同。公民自由需要政治民主的制度保证,而政治民主则必须内含公民自由的核心内容。公民自由可以提升创新能力并促进经济发展效率,而政治民主则可以保障机会均等并实现社会公平。自由与民主的有机协同,能够在民本主义的制度基础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良性互动,达成发展质态的高效均衡,从而能够造就全方位发展的长效繁荣。  相似文献   
44.
儒学的民本主义始终是中国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指导思想,其运行主要是自律性人治性的,而以“私天下”的皇权混杂入社会公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对社会广大民众的侵夺是无条件的、制度刚性的。这种根本的制度性腐败,具有远大于依赖官员的自觉而运行的儒学的民本主义政德的巨大能量,尽管封建官吏中民本主义政德的真诚实践者不乏其人,但制度性腐败对官员民本主义政德的消蚀却无时无刻不在更广范围以更大势头发生。晚清个案极为典型。其于当代的启示是防腐倡廉须从制度建设抓起。  相似文献   
45.
马晓燕  李驰 《殷都学刊》2004,(2):43-45,49
机器殖财养民说、导民生财说、为民理财说和海外殖民说是晚清著名思想家薛福成的主要经济学说 ,具有明显的民本主义倾向。其中所蕴含的民本主义倾向呈现了两个特点 :“民”的内涵的扩大化和“养民”手段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46.
传统文化和现代民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文化和现代民主的关系,自"西学东渐"以来,已经有过不少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现代民主的内容.本文作者从中国和欧洲不同的历史开端、传统文化在维护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中所起的作用、民众有无独立的民主意识及民本主义和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等几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民主的关系,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民主的内容.  相似文献   
47.
儒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献给君主的一个温柔的紧箍咒.为了得到与秦始皇下场不同的长治久安与人民内心的尊奉,君主必须自身接受儒教伦理的约束,即以民本主义为政治的出发点和目的.而君主接受民本主义的好处,就是君主制度的神圣化、伦理化与不可侵犯性.这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皇权的一次最为重要的妥协,一个古代中国最为重要的社会契约!这个社会契约的核心同样也是对专制权力的限制,它理论上最大的受益对象,是有别于契约双方的第三者-百姓.  相似文献   
48.
论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使儒家学说更加系统化、伦理化。他的思想对我国后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事求是地评价孟子的思想,对于正确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孙中山以革命家的视野和气派,站在浩荡前进的历史潮流的前面,在科学的进化论指导下,自觉地把现代民权观同历史上的民本主义对接,并从时代高度拓展与深化了民本主义思想内涵,通过现代民本主义的崭新理论形式,在中国民主革命和共和建设中,显示出巨大的思想威力,其丰富新鲜的思想内涵,谱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丽篇章.  相似文献   
50.
李大钊对儒家理想社会观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理想社会观与共产主义虽有极大不同,但也有某些相通之处。正是在这一基点上,李大钊对儒家理想社会观加以继承与创新,把“大同”思想发展为共产主义理想,把“仁爱”思想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把“民本”思想发展为无产阶级民主,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大同主义、仁爱主义与民本主义是李大钊从传统文化走向共产主义的三大思想桥梁,而且每一桥梁之中都有几个中间环节或发展阶梯。它们是儒家理想社会观走向民主主义的转变形态,并由此再转变为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