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4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355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论述了粮食制度与粮食制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两者的关系,对中国粮食制度文化的演进机理进行了初步探析.认为农业经济是中国粮食制度文化的生成基础,民本思想是粮食制度文化的核心理念,社会政治是粮食制度文化的变迁要素.  相似文献   
62.
汉代思想家针对严重的土地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主张.概括地说,这类主张大体经过了从主张限田到主张恢复井田的发展过程.尽管具体主张不一,但颂扬井田制并以此批判现实社会中的土地问题却是相同的.这类主张既体现了儒家均平的社会理想,又是这一时期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试图运用行政手段重建因土地兼并而被破坏的社会运行机制.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考察,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63.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重要时刻,重温这一光辉思想,研究探索其形成发展的历史渊源、理论体系以及科学内涵,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实现"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王艳秋 《领导科学》2012,(29):63-64
内乡县衙,位于河南省内乡县县城县衙东街,始建于元代,完善于清代,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海内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素享"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内乡县衙以其博大精深的衙门文化著称于世,内乡县衙的诸多楹联作为衙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成为为官从政者、史学爱好者以及文人墨客的一个审视焦点.  相似文献   
65.
孟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代表。他在"民本"理念的诸多方面直接沿袭了孔子的许多思想,立足于"仁政王道"治国方略的基础上把"民本位"的观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他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消极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很有前瞻性的,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民本思想是孟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是目的的价值取向、与民同甘苦的管理理念、法德并用的治理模式、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是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7.
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就是以民为本。民本思想古已有之,《尚书》上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但它讲的这个民既有民体之民,而更多的则是封建专制的驭民之民,愚民之民。而如今党中央提倡的民本之民,则赋予了时代的内涵,是现代  相似文献   
68.
吕祖谦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大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主张保民安民的施政之道,阐发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重民思想,"勤政为民,加惠百姓"的爱民思想和"取民有制,富民强国"的裕民思想等。吕祖谦的民本思想具有显著的特征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后世民本思想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传统民本观与西方个体观是中西人论的重要差异。从西方个体观与传统民本观的比较中研究传统民本观 ,当是民本观研究的重要视角。传统民本观与西方个体观的不同 ,既表现在社会历史的、政治的和价值指向等不同的层面上 ,也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0.
沈约以发展变易思想审视历史,把历史看成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看到后代对前代的因革损益,认识到历史上许多事物都具有相对性;又以天人感应思想思考历史,将君主受命视为天意,以阴阳灾异解释历史现象。沈约还以民本思想为依据考察历史演变,看到了民心对于巩固统治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要行善政,肯定那些因民、顺民官吏的业绩。他对人物的评价受到玄学思想的一定影响,但主要是以儒家伦理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