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67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徐助全  姚慧 《老年人》2008,(4):26-27
在湘西泸溪县,有一位名叫向荣的老人,一生痴迷“辰河高腔”。有人说他是湘西民间文化的一只喜鹊,衔着梦想从大山飞到了巴黎和巴塞罗那等国际大舞台的枝头。有人说他是“辰河高腔的活化石”、“中国民间艺术的精灵”。而他则笑称自己“唱戏染上了瘾”,一生钟情于“辰河高腔”这个戏曲。  相似文献   
102.
阿呆 《华人时刊》2012,(2):64-66
安徽太和县乞丐宋天福,边说唱边行乞,妙语连珠自称艺术。38年来,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还应日本、新加坡等地华人社团的邀请挺进大雅之堂商演,其说唱视频传遍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红极一时名声大噪,成就一名残疾乞丐的艺术生涯巅峰。不仅如此,宋天福练就的一身炉火纯青即兴说唱的本事,还自编自演制作成个人唱片专辑热销皖北、豫北大街小巷,一举赚得百万家资,人称"史上最牛的乞丐"。  相似文献   
103.
面塑,是流传于我国民间,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艺术形式。因其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贴近生活、外形美丽,更以其强烈的色彩感、趣味性、环保性而受到民众的喜爱。面塑课程,不仅能够培养社区居民关于面塑的认知、操作、情感,更能使居民掌握基本的面塑知识和面塑技能,激发居民热爱中华民间艺术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4.
蛋壳画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小小蛋壳画好似浓缩的世界,寸间千里,咫尺万变,小中见大,玩味无穷。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社区学校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学习蛋壳画,开设了《莘庄蛋壳画》课程,并编写了教材。在近期开展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学习蛋壳画,证明了该课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性。《莘庄蛋壳画》课程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201O~2011年度上海社区教育课程特色课程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5.
对皮影收藏有着多年感情的我,前不久居然在泰国也淘了回皮影,真是开眼、开怀又开心!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相似文献   
106.
2006年,首批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赫哲族鱼皮制作工艺虽然几近失传,但赫哲族造物文化作为人类在特定生态环境与历史进程中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极具艺术价值,赏析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7.
农民画是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兴的民俗绘画方式,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隆回县作为湖南首个"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其农民画的发展之路颇为崎岖,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8.
唐玉琴  席兴利 《职业时空》2008,4(4):128-129
和谐文化是安定详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灵魂,具有民族的公信力和向心力。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经典之石,对建设和谐文化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民间艺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思路和实现途径,并倡导借鉴先进经验及其优势,通过创新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其文化内涵并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艺术,从而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9.
民间艺术之乡”麒麟镇,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区域面积38.2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麒麟镇交通便捷,一纵二横公路把麒麟与外界紧密地连成了一体。麒麟镇的木业板块产业,尤其是红木工艺品制造业闻名海内外。  相似文献   
110.
陆火琰 《南方论刊》2008,(5):91-92,90
民间艺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粤西茂名五个县级市之一的信宜市,地方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积淀深厚,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扬名全国的民间艺术——飘色、玉石,赠予香港回归的信宜玉雕——一帆风顺;还有竹编、春牛舞、采茶舞、狮子舞、木偶戏等。历经几千年人文活动和五十多年现代文明的冼礼,信宜积淀了五大特色地方民间艺术文化——飘色文化、玉器文化、竹编文化、民族文化和南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