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414篇
社会学   143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兴文石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与云贵高原过渡带。公园内石灰岩广泛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环境和气候环境条件形成了兴文式喀斯特岩溶地貌,是国内最早对天坑研究和命名地,也是研究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2.
选定陕北2个区和23个县共计25个测站的五项指标1960~1990年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对陕北各地的气候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陕北各地有较短的适宜旅游期,仅在5~9月适宜旅游,各地的适宜旅游期主要集中在夏季,适宜休疗养时间也较短,出现了部分城市仅有一个月为适宜休疗养期的情况;同时发现大风日数与日照时数对陕北旅游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3.
小朗 《社区》2008,(23):51-52
由于气候变暖、冰山融化等因素,一些专家认为,到2100年,整个地球就将被海水淹没,变成一片汪洋。为了让100年后人类不遭受灭顶之灾,法国建筑师设计了一艘“未来版诺亚方舟”,它犹如一朵巨大的百合花盛开在海面上,可供5万人同时居住。  相似文献   
74.
目前,无论国际社会还是国家社会,气候博弈成为实践难题。因为有关气候治理的政治协商和减排方案,既缺少必需的伦理支撑,更缺乏共守的道德原则的指导。公正原则之可以构成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道德原则,是因为它能为气候治理发挥认知和操作两个方面的引导规范功能。在认知层面,利害权衡和分配平等构成气候公正的根本认知原则;行为动机应当、手段正当和结果正义有机统一,构成气候公正的评价导向原则。以权责对等和分配平等为基本规范,形成气候公正实施的问责原则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前者展开为历史问责、现实问责和未来问责的具体规范原则;后者落实为"谁污染谁担责"和"谁受害谁得益"的利益分配公正。  相似文献   
75.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气候变迁为主要代表之一的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政治议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中心问题之一。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球范围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已经初具雏形。而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诸多重大问题,诸如国际机制的构建与效用、主权国家的行为与作用等等,将对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基本走向和根本面貌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6.
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诚然有地理、气候方面的因素,但我们说,那只能作为辅助性参考,不能单独拿出来一概而论。我相信,“地理论”者也许只是出于学术兴趣,间而涉及到了地理位置对制度及战争的影响,一切都是善意地从学术出发,并无他意。怕只怕这种学说为人所利用,使之成为间接为独裁者(专制主义)和战争贩子(黩武主义)开脱历史责任的工具。即使我多虑,我也仍然认为现代社会有对此保持关注和警觉的必要。  相似文献   
77.
俎永湘 《理论界》2002,(5):78-79
<红楼梦>所描述的"大观园"原型在哪里?多年来红学界各有其说.有的说,贾府、大观园在金陵,即现在的南京,"石头城"也在南京.曹寅的江宁织造所旧址也在南京,也有很多专家学者作了深入认真求实的考证,发现南京在明清时期的花园均与大观园对不上号,并提出异议.认为大观园不可能在南京.  相似文献   
78.
欧洲的环境伦理学研究源远流长。英国19世纪的动物保护伦理开启了现代动物解放论与动物权利论的思想先河。在20世纪20年代倡导敬畏生命伦理的史怀泽是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挪威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生态哲学研究是当代欧洲环境伦理学研究的直接推动者。20世纪80年代,英国成为欧洲环境伦理学研究的领跑者。在挪威与英国环境伦理学学者的推动和引领下,欧洲其他国家的环境伦理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面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洲各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欧洲的环境伦理学研究进入全面繁荣时期,贡献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与思想观念。关注动物正义与气候正义是欧洲环境伦理学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与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79.
全球气候治理关系到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国家利益决定一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立场,成本与收益的激励决定一国在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中的态度。欧盟与中国在气候治理中的不同表现是基于各自在发展阶段、能源结构、贸易结构等方面的国情不同导致的不同的节能减排成本与激励水平。推动全球气候治理需要有效的国际合作,应加强气候问题的科学研究,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推广,避免国际合作中的泛道德化和目标过高等倾向。  相似文献   
80.
中国古代文学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密切。一年有四季,而四季气候有别;不同的气候决定了四时迥异的“物容”或物候特征;气候及物候影响着古代文学家的“感物”方式、文学表现内容。古代文学家在四时物候的感召下,创作了海量具有鲜明季节性和抒情性的文学作品,形成了具有多种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四季”文学抒情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