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女人世界》2007,(7):83-83
深夜中,优秀成功的您是不是有点寂寞难耐,是不是觉得是时候找另外一半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来参加我们新良缘婚的爱情聚会,在这里找到你的甜蜜吧!来到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有着同样一个理想和追求了。本婚姻猎头由《女人世界》杂志社携手深圳大型婚介“新良缘”婚介机构合心联手打造,为寻找爱情的高素质单身男女创造一个相遇,相知、相爱的平台,为有心人,有缘人缔造一个真实的、实际的、实用的、信息沟通价值和人文气息的情爱空间。  相似文献   
82.
在写“关于历史构建的思考”那篇小文(文见《社会学家茶座》第13辑)一年之后,我又来到了骥村。秋日阳光下的梁梁峁峁散发着收获的气息。天空蓝个莹莹,苹果红个彤彤,谷穗沉甸甸的,野花黄灿灿的,暖暖的山野空气,让人沉醉。  相似文献   
83.
通过人体振动空间转化理论,建立歌唱音乐空间感意识。从此出发,着眼口形与喇叭、气息与能量、共鸣与空闻,提出口形运作、咬字吐字功能、言语空间感向歌唱空间感转化、气息能量积聚,以及人体持续、整体、弹性振动空间中多重音质共鸣等,对于歌唱中音乐空间感的形成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从目前中职旅游教育来看,旅游教育的千篇一律性较为突出,且教育过程文化气息不足,导致了学生只会背诵导游词,而对本土文化、史地文化知之甚少,同时还缺乏一定的专业特长。本文以绍兴中职导游教育为例,首先从行业和地域的要求出发,说明了中职旅游教育文化输入的必要性,接着就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建设及实地文化体验之旅三方面阐述如何为中职旅游教育注入更多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85.
歌唱既是声乐专业的主课,又是许多文艺团体的主打,更是大众文化业余生活的主旋律。但要真正达到声乐素质较高的程度,就要特别注意歌唱中的气息、生理与情感的交互运作。本文从歌唱气息的支撑力——呼吸的生理机能起笔,着重论述了歌唱气息的运用——科学的调控机制,最后落笔在歌唱气息的感染力——作品的情感表达上。  相似文献   
86.
高雪 《伴侣(A版)》2007,(3):59-59
<正>出道以来,刘亦菲以其纯美的笑容和健康的形象,俘获了无数的眼球,尤其是她那一头耀眼及腰的长发,绝对是她的经典招牌形象。她坦言特别爱  相似文献   
87.
女高音演唱以其丰富的共鸣、通畅且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取悦着听众。女高音声部的初学者往往会出现上下声音的不连贯、不统一,这是因为“换声点”的存在。混声唱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掌握好混声唱法的技术不但能够扩展音域还可以美化音色,使声音得到解放。歌唱者不需要受到声音“打架”、音域窄、共鸣和穿透力不够等因素的限制而影响歌曲情感的表现,因此,掌握好混声歌唱技术是获得完美声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8.
如今,我的脸上已经褪去了稚嫩的气息,洋溢着成熟和自信的神采,再没有初涉社会的紧张与茫然,也没有职场新人的胆小羞怯了。因为这一年  相似文献   
89.
千千静听 《职业》2014,(28):44-46
广州有一家名为"初见"的定制花店,店主薇薇安采用了一种新潮的营销方式,她要先听顾客讲故事,然后按故事要素配制花盒,并附塑封"情书"。花店开业仅仅一年,就取得了月赚万元的销售业绩。接地气,用情感维系来创业2012年1月的一天,广州的薇薇安和几个闺蜜在一家咖啡店里聚会聊天。无意间,一个闺蜜向大家谈起了这样一件小事。不久前,她在一家网店上精心订购了花束准备送给过生日的男友。可是没想到的是,  相似文献   
90.
有一回跟吴若权聊天,他说了一个有趣的理论:女人找不到理想对象,常是因为外表给人的印象和内在的她差太多.有些女孩明明条件很好,可以找到适合的男人,可惜她看来楚楚可怜,让男人心生保护感,但与她相处久了,男人会明白,她实际上的个性又硬得像铁板,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事实与想象差别太多,的确让爱情难以为继. 我有同感.有些老在感叹好男人死去哪里的漂亮女人,都有里外差太多的问题.装扮和内在不能差太多:有的女人外表很辣,总是穿着低胸衣服和迷你裙,总是吸引来一些苍蝇一般的好色男,事实上,她偏爱的却是有文学气息、不好色的君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