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气韵生动”是南朝画家谢赫在所著《画品》中提出“画有六法”的第一法。“气韵生动”作为一个美学命题,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美学涵义也早已跨越了“法”的领域以及谢赫和他的时代。从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本文较系统地陈述、分析了“气韵生动”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衍生、演变与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82.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强调音乐情感宣泄与人格养成相统一的教化功能,以乐教和礼教并重,使音乐成为个体和社会文化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并以此形成以追求中和、气韵和意境之美为主要特征的音乐艺术.在对音乐美育功能的崇尚和倡导中,形成了中国音乐独特的审美精神,并以丰富的音乐美实现中国文化自由通脱、优雅平和的人格理想,因而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183.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 ,她留存的诗虽然为数不多 ,但却有着深湛的思想意蕴、沉厚的时代内容和浓挚的艺术气韵。诗中豪气纵横 ,笔触犀利 ,充盈着阳刚之气、骏健之风 ,形成了与其词风迥然有别的独立诗格。  相似文献   
184.
汉唐两代陶塑在中国古代陶塑艺术史上都处于辉煌时期,但两者的艺术风格却迥然相异,前者以简洁、粗犷、古拙和气势取胜,后者则以绚丽、精巧和雍容华贵的气韵见长。两者的题材内容多仿造现世生活,是反映汉唐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汉唐陶塑的制作工艺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它所达到的艺术成就是历史上其它朝代所难以企及的。  相似文献   
185.
气韵”是中国水墨山水画审美特性和审美标准的主要内容。“自然元气”论的哲学以及以“气”为内在逻辑的审美体系始终主导着水墨山水画的蓬勃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186.
朝鲜民族舞蹈具有含蓄性律动特征、顿式和弹式律动特征 ,是最富有韵律感的民族舞蹈之一。其舞蹈韵律始终贯穿于“气、韵”之中 ,个性律动特征为 :内外结合、动静结合、以呼吸作为动作的动力。太极“气韵”与朝鲜舞蹈文化及其律动方式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主要表现在 :宗教文化观相通 ,“气韵”观相同 ,韵律方法相近。  相似文献   
187.
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虚实观"、"气韵观"对中国龙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舞的发生发展在本质上可视作中国哲学思想最生动、最直接的形象表达.对中国龙舞的关注不应仅停留于舞龙过程的呈现,还需聚焦这些物化形式后丰富的精神蕴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文章以中国龙舞的重要代表——"铜梁龙舞"为切入点,试从中国传统哲学观的角度关照这一享有"中华第一龙"美誉的龙舞样式,以揭示龙舞艺术所积淀的民族审美特征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8.
宋代诗学崇尚一种刚大之“气”,这与宋代尚“气”的士风有关。宋初欧阳修等人面对晚唐五代的衰靡而矫厉士风,当时的诗风崇尚一种雄健豪迈的“气格”,追求一种波澜阔大的气势,但容易失之于诗艺上的粗疏;北宋中后期以后,士风转向深沉内敛,诗学转而以“气韵”为高,将刚健之气内蕴于瘦硬的句律之中。苏轼、黄庭坚所代表的这两种诗风正是宋代诗学尚“气”的两种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