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34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1.
正足球,世界第一大运动,正在被IT等现代技术渗透,巴西世界杯,以及下一届世界杯还会有什么新玩意儿呢?另外,我们喜欢的还是足球本身,这些高科技的介入是否迟早会让足球异化呢?鹰眼改变了什么?足球场上,裁判是永恒的话题。有时候,规则有可判可不判的灰色地带,有时候,裁判也会错判、漏判、甚至"黑哨"——这是足球历史、足球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自从鹰眼技术用到门线之后,嗯,小伙伴们再也不用担心这一类错判了!当然,这让足球比赛变得更加公平了。可是,这种电子技术也  相似文献   
312.
石硕  王志 《民族学刊》2021,12(5):83-91, 116
文章立足于清代民国时期的文献资料,探讨了汉藏连接地带汉藏通婚的历史过程,汉藏通婚得以实现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并对通婚对汉藏社会、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影响进行了探析。指出以男丁为主的汉族移民和男少女多的藏族社会存在结构性互补,是“汉男娶番女”这一通婚模式的人口学基础;勤劳、体健、能对汉族男丁在藏地的事业发展产生助益是藏族妇女成为汉族男丁理想婚姻对象的主要原因,与之相对,身份、财富、劳力、特殊技能等家庭物质生活保障能力是汉族男丁能够入赘或娶得藏族女子的主要原因。汉藏通婚家庭的成员以“翻译”的身份,不仅有效的促进了汉藏民族间的经济交流,而且对汉藏民族间感情的沟通,文化的交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13.
北京城市供水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大气降水特点的影响,降雨量少且年际、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城市中心区没有常年可供水的大江大河通过,给城市生产、生活及环境供水造成困难。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保障城市正常供水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力图通过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市地表水、地下水供水网建设的历史过程,为提高城市供水保障率提供一些方法和方向。  相似文献   
31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总体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三大地带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定位。在21世纪初期, 我国经济发展将同时面临着工业化和现代化两大任务。各地区由于发展阶段和区情特点的不同, 在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目标的选择上应该有所侧重。东部地区应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上; 西部地区在加强农牧业、 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快地区工业化的进程;而处于中间水平的中部地区, 应同时兼顾工业化和现代化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315.
张威 《社会科学论坛》2010,(19):142-149,156
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文革”前夕,在寻找新的对外战略盟友的过程中,毛泽东将中国革命的经验直接应用于亚非拉新兴民族力量,强调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环节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引领下,通过动员世界边缘地带的革命力量,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对抗资本主义“中心”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并最终攻取帝国主义盘踞的“世界城市”。这是一种具有革命世界主义理想和情怀的战略取向。其所取得的成果和获得的经验、教训都是今天中国和平主义外交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316.
自古以来,中缅印交角地区一直是多民族共居并存和交流共生的地理区域,也是维系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间贸易交流的重要链环地带。在复杂地理形貌和多元文化差异的影响和制约下,远距离贸易活动跨越群山和江河阻隔,需要依赖“贸易中转地带”和“中介民族”的传递输送,而持续不易的区内贸易和国际过境贸易之间,往往也存在着相互联动融合发展的状况。中缅印交角地区的历史并未被完全圈隔封闭在群山峡谷之间,源远流长的区内外远距离贸易让人与物流动起来,突破了地理与人文的重重阻隔,在交流互动的历史演进中起到了未曾断绝的基础性链环作用。全面认识中缅印交角这个三国交界的重要区域多向度远距离交往交流的发展历史,把握其作为链环地带多维度形成特质,对于重新认识和讨论“佐米亚”核心区域历史发展面貌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17.
本文通过分析“通权论”与“国家有机体论”“海权论”“陆权论”和“边缘地带论”等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内涵以及作用方式的异同,认为传统地缘政治理论中的霸权和强权主义思想与当今时代发展存在相悖之处,进而分析这些理论中“通”的成分及其作用,并对“通权论”的内涵及作用方式等进行详细的阐述,提出“通权论”是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传承与拓展的结论。最后,针对世界各国如何发展“通权”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