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2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5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2052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纳家户是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杨和乡的一个回民聚居村 ,纳姓回族占全村总人口的 62 % ,相传为“纳速剌丁”的后裔。本文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 ,归纳声韵调系统 ,分析语音特色 ,记述常用语汇、词组及语法例句 ,全面反映银川回民汉语方言面貌  相似文献   
22.
许慎在《说文》中引证方言俗语是自觉的。《说文》中的方言研究成果形式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 ,其价值有三 :一是为研究汉代方言保存了具有共时价值的材料 ,二是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方言研究成果 ,三是对后人研究方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启发。《说文》方言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方言文字学  相似文献   
23.
举例性介绍娄底方言中的语法现象,分为三部分,即:(1)一些词的词性、用法与普通话的同异;(2)几个特殊的活用词;(3)特殊的词缀“公”、“里”。  相似文献   
24.
新疆汉语方言的“把”字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一大特点是“把”字句的泛用。这种泛用一方面是指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使用超越了普通话“把”字句使用的条件范围,另一方面是指就某些句式来说使用频率高出了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这种泛用的原因之一是少数民族语言影响。  相似文献   
25.
描述永安市区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分析这种差异的性质、特点与成因。  相似文献   
26.
祖莹 《女性天地》2006,(6):16-17
当你走近漂泊异乡的打工族,问他们心中什么最珍贵,他们大都会说乡情最珍贵。是啊,出门在外,一句温暖的乡音足以让人感动得流泪。可谁曾想到,在这个财富英雄迭出的激荡年代,一个普通的打工妹竟能让乡音变成财富,并且由此改变了命运!“方言播音员”解乡愁1997年,陆小萍中专毕业后  相似文献   
27.
大同方言“舒声促化”与轻声音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大同方言中存在的舒入两读字进行了分类,并对这些舒声字读为入声后其韵母的音色变化进行了分析。这些字的共同特点是音长变短,一部分入声字的喉塞音韵尾【】逐渐消失,与普通话的轻声音节一致,另一部分字还将继续保留喉塞音韵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
永登县历史悠久, 是通往河西走廊的门户。在历史上, 永登汉族与当地的藏、蒙、满、回等少数民族长期杂居,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本文从语音、语法的角度, 对当地汉语方言中的少数民族语言现象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9.
舟山方言俗成语修辞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俗成语与其他熟语一样都是汉语词汇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某一方言俗成语的角度来探讨汉语俗成语的修辞特征应该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舟山方言中俗成语不仅数量较多、结构灵活、韵律和谐,而且其语义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同时又富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30.
通过与普通话“造”的对比分析,本文详细描述了东北方言动词“造”的语法及语义特征。文中着重指出其在语法上的独特性:状语、补语、宾语的类型复杂;通常用于完成时态;不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表示疑问。并阐述了其在语义上的丰富性,如义项大致可分为三类,修辞效果突出及对宾语、状语、补语具有语义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