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4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2043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就《乌鲁木齐方言词典》中一些未曾探及理据的难词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考证关中方言词语28条,除“罨、眼罨、眼”一条外,其余27条都出自唐宋以前的文献中。通过古今联系,可以使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古汉语的词义,同时也可以纠正对某些词的误释或补辞书之不足。  相似文献   
993.
秦汉时期的关西语,特别是以长安话为代表的关中方言,至少在刘秀建都洛阳以前的二百四十多年间起着沟通五方之人的作用。它的词汇在《方言》《说文》及其他著作中多有收录。秦汉之际的大规模移民,是关西语广泛传播与逐渐演变的重要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994.
“(t■)~5”在舟山话中是一个词义丰富的高频词,它除了用作实词(动词)外,还可作为连词、介词、副词等虚词使用,还可与代词等一同构成一套合音合义词。文章对“(t■)~5”在舟山话的用法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其词性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995.
社会方言是在语言集团的某一阶层或某一群人中所通行的语言。形成社会方言各种变体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阶层和文化差异、职业和行业的差异以及年龄和性别差异等因素。研究方言的社会变体是语言学家的一个新课题,其研究价值不可忽视:1、揭示语言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事实;2、有利于把语言的共时状态和历时变化结合起来研究;3、有助于寻根追源地了解移民来源地区的风俗和特产;4、有助于妇女解放、人种等社会问题的探讨;5、有利于提高语言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996.
本文认为清水河镇汉语方言属大北方话的西北次方言区,其语音系统、语法、词汇均有“关陇土语”之特色。  相似文献   
997.
方言,是一种在语音、语义和语法关系上具有特殊规定的地方化语言。而陕西关中方言,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关系,在历史上更有其特殊意义。作者从关中方言的特殊意义。关中方言例举及研究方向三个方面、提出了个人对研究关中方言一些意见,对研究关中方言有一定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娜娜 《民族论坛》2004,(4):40-40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浓厚,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东、湖北、海南等省。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着查统计,共有3686900人,战友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遍布全省的各州县市,其中又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也最集中。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圈套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言(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有  相似文献   
999.
试论元曲语汇的口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冬梅 《理论界》2006,(6):254-255
要继承元曲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对它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理解元曲的关键,还在于把握其语词的准确含义。而掌握元曲语汇的主要特色——口语性,将对理解元曲语词的意义,辨识元曲语词的读音很有帮助,并可为汉语词汇史、语法史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000.
2004年6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语言学会和香港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国际中国语文学术研讨会在银川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以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或论文提要208篇,会上宣读152篇,是中国语言学会自成立以来出席人数最多、收到论文最多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