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57篇
社会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国际英文宣传片旨在通过跨文化传播达到宣传、公关之目的.国际宣传片解说词汉译英过程中,在遵循“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基础上,还需做到“地道、简洁、得体、易懂”,中国共产党国际英文宣传片《中国共产党与你在一起》较好地做到了这些,值得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32.
歌词具有文学性和音乐性双重美感,动漫歌词还与动漫情节密切相关,丰富故事中蕴含的感情。日本动漫动词分为治愈系、热血系、欢乐系、新世纪音乐四大类。歌词的译文通常会影响观众对作品的理解,运用翻译美学理论分析日本动漫歌词的汉译,探讨动漫歌词的语音、词汇、句法层次的形式美和歌词整体感情风格、文化层次的非形式美。  相似文献   
33.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外法律的交流与交融趋势日趋显现,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进行沟通和传递的活动,其作用也愈加重要.掌握法律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标准和方法是法律英语翻译的关键,也是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4.
清季汉译西洋史教科书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孝迁 《东南学术》2003,(6):130-140
清季汉译西洋史教科书是中国近代史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末为解决学堂教科书剧缺矛盾 ,翻译了大量西洋史教科书 ,这些教科书不仅对当时学堂的历史教育 ,对改造普通中国人的“世界”观 ,而且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初年的新史学思潮 ,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语境中 ,汉译西洋史教科书还具有“救亡”的资鉴意义 ,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色彩。  相似文献   
35.
本文着重从英诗的境界,即情感和精神世界、诗艺,即句子结构、韵律以及词语的选择等方面评介一首抒情短诗的汉译。指出其中明显得失,并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36.
计算机英语的专业术语主要通过旧词新义、新创词、缩略词等途径组成,同时采用了较多的专业词组。在句法结构上大量使用被动结构、There be句型、It句型、陈述定义句以及含有名词化结构的句子。从词汇和句法角度分析了计算机英语的主要特征及其汉译方法。  相似文献   
37.
运用韩礼德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方法,从原诗与译本的过程、参与者、环境等功能成分来分析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诗人罗伯特·布朗宁(Robert·Browning)的 Pippa’s Song 及其两个汉译本中的及物性,可以呈现英诗及其对应汉译的动静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及物系统视角下刘正译本比宗白译本更忠实于原诗,更能够体现原诗的静态之美,因而说明及物性系统分析可以作为英诗汉译的一种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8.
陈明 《南亚研究》2007,(2):52-56
汉译佛经中有许多诗颂(诗偈),有的属于重颂,有的属于讽颂,有的属于赞颂,很容易被混淆.本文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初步辨析,着重突出佛教赞颂诗与其他诗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39.
每种语言有其独特性,同时还有和世界所有语言一样的共通性。通过将功能翻译理论和中日翻译研究相结合,从理论研究和具体实例两方面对其可行性和指导性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40.
日本著名的新感觉派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雪国》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该作品就成了世界各国翻译家翻译的对象,在国内,致力于《雪国》翻译的学者也不在少数,本文选取了叶渭渠,高慧勤的两个译本,试从译文用词这一角度对两个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并加以评述,以期对日本文学翻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