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44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73篇
人才学   193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083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4338篇
社会学   530篇
统计学   3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533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本文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对动词时体的不同表达方式,以及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动词时体时所犯错误的原因,旨在帮助广大读者认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排除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学习和使用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72.
关中语言是汉语中一支很古老的方言。周代“雅言”即镐京话,是有典籍可考的第一个汉族通语,是关中方言的源头。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淮南子》校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涉及清人庄逵吉、王念孙、王引之、俞樾和今人刘文典、杨树达。  相似文献   
74.
越语中汉语借词的越语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在中国秦汉时期,作为文字载体的汉字就已开始传入越南(当时的交址地区),其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汉字曾被作为越南的正式文字,汉字对越南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越语从汉语中借用的词汇(汉语借词、汉越词),现仍大量保留在越语中,并经常使用。  相似文献   
75.
汉语、印尼语分属汉藏语系和南岛语系,修饰语在句中的位置分布差异较大。文章以多项状语的句中分布及排序为对比点,根据汉语中限制性状语和描写性状语的三种组合方式,来逐一寻找在印尼语中的相关表述形式。文章揭示了与汉语中各状语项都集中在谓语动词左侧呈稳定有序的分布不同,印尼语多项状语可以分布在谓语动词两侧,呈现出以句尾为优势句位的动态分布特点。在围绕谓语动词形成的轨层结构中,汉语印尼语中的多项状语遵循相似的排布规律。  相似文献   
76.
成语、谚语、习语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精华,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中西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都有着诸多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各自成语、谚语、习语的形成、使用与发展。英汉成语、谚语、习语分别记录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透视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针对中西方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的阐述,旨在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增强处理语言尤其是习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77.
动物习语在英汉语中有广泛的应用,英汉语中的文化异同之处也同样反映在其丰富的动物习语中。文章对英汉动物习语中蕴涵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全面地比较,归纳出其中的异同,并探讨了它们产生的根源。最后强调:英语学习者应重视英汉动物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并在跨文化交际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78.
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汉语的某些特殊句式时,犯错的频率较高.作者在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方式找到造成学习困扰的特殊句式后,应用句法理论对英汉句式进行了比较,并从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别的角度剖析形成学习困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研究和探讨科技翻译的著作不断问世 ,但是目前有些论述科技英汉、汉英翻译的书籍在使用汉语语法术语方面不够正确。该文从词、句子成分和句的角度分析了汉语语法术语误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80.
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已经全面适应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汉语规范化也已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汉语的国际推广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种“推普”的浪潮中,汉语方言是否会走向消亡?同时,汉语国际化走向究竟是虚是实?针对当前的这些热门话题,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1.从闽台文化的历史传承解析方言存在的价值。2.从方言与共同语的互为依存关系深入论述方言存在的理由。3.从现实社会发展推定普通话必将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