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中严格的准入制度,加之仰融的特殊身份,要想顺利通过审批,获得准生资格,并非易事。同时,尽管众所周知,仰融是融资能手,但其提出的过于庞大的“400亿元人民币+100亿美元”仍深受质疑  相似文献   
42.
汽车产业规模效益显著,前后产业美联度强,高集中度有利于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经济因素(投资规模和退出壁垒)以及非经济因素(历史问题、地方政府利益和经济政策引导)的影响,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过低,还处于比较分散的竞争格局。本文从竞争战略理论和实际的案例研究,认为要提高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兼顾企业和地方政府利益的并购是当前提高产业集中度最现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43.
在从波特"钻石模型"的6个要素方面对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进行了详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应按照"抓住‘一个中心’、立足‘两个基地’、把握‘三个重心’"的思路发展,并提出了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措施,为西安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产业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出发考察产业升级的两种路径:一种是发挥比较优势为主的嵌入式产业升级路径;一种是以企业能力为核心的内生型产业升级路径。两种升级路径都各有优点和不足,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过程来看,坚持以企业能力为主的内生拓展型产业升级路径,是未来我国产业升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5.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6.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下文简称EPR)有助于解决废旧汽车引发的环境问题。同时能够促进生产企业开展生态设计,提高汽车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绩效。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探讨汽车产业EPR的实施模式。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结合对我国十几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相关人员的调研访谈。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研究影响我国汽车产业EPR实施的主要因素.以期对EPR的实施环境提出管理启示.最后对我国汽车行业EPR的推动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7.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美、日、欧等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国政府通过示范推广、财政补贴等方式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但由于缺少对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着许多问题:科研投入不足、核心技术缺乏、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市场难以推广、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对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验的总结表明,国家政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要营造适合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长的环境,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对研发投入、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市场定位、配套设施等予以全面支持,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工业制造水平的显著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国内外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与更加严格的政策要求,也迫使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必须开展绿色实践。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目前企业环境管理重要实践之一,能够有效地改善汽车产业以及企业的环境绩效,得到了全球汽车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实施过程中的四个方面十一个关键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驱动因素中的根本因素主要是世界范围的环境变化以及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直接因素是与汽车企业以及竞争对手利益密切相关的内部因素,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压力。研究结果识别出我国汽车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因素的结构性与层次性。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对政府、消费和汽车企业提出建议,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我国汽车行业能够减少环境影响,进而使整个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9.
《四川省情》2012,(3):10-14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汽车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四川是全国汽车制造业的重点布局区域之一,近年来,四川汽车产业产销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发展,2011年实现了汽车总产量、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三大历史性突破,远销国内外,“川”车已然驶出……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遂宁市委、市政府将遂宁汽车产业提升为战略产业,2009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发展的通知》,要求全市以实施《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契机,以发展整车产业为突破口,着力培植一批具有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促进汽车零部件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遂宁汽车产业较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汽车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成为西部重要的汽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以引进总投资40亿元的海特汽车为标志,遂宁汽车产业通过改造引进,实力不断增强,成就了快速发展的基础,正准备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