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2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2017篇
劳动科学   80篇
民族学   388篇
人才学   164篇
人口学   196篇
丛书文集   3055篇
理论方法论   560篇
综合类   5536篇
社会学   791篇
统计学   1106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1074篇
  2013年   822篇
  2012年   997篇
  2011年   943篇
  2010年   1020篇
  2009年   994篇
  2008年   1073篇
  2007年   888篇
  2006年   750篇
  2005年   670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内涵“小康”一词 ,源自《诗·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礼记》中得到系统阐述。《礼记》提到的“小康”相对于“大道行也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是“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 ,它描绘了古人对宽裕、殷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 ,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却影响深远 ,盛行千年而不衰 ,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立足国情、放眼发展大势 ,赋予“小康社会”以全新的科学内涵 ,设计了“…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经济作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 ,其主流模式是传统产业的信息网络化。以长江三角洲为经济主体的苏、浙、沪三省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IT产业链及网络人口分布的密集区 ,并具有一定的行业电子商务优势 ,它将成为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极。苏浙沪发展区域网络经济的战略取向应该是 :构建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区域制度框架 ,形成工业化的区域网络经济体系 ,提高区域网络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协调水平 ,培育和开发区域性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993.
一、开展“泛珠三角”区域旅游文化合作开发的意义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旅游开发与合作是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消费越来越成为人民消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尤其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极具发展前景,也备受社会关注。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和龙头的“泛珠三角”区域既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圈和旅游带。“泛珠三角”区域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94.
魏伟 《理论界》2007,8(1):22-23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曲折进程中,逐步认识到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性,多次提出社会主义要通过国民经济计划来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其中蕴含了产业结构、积累与消费、区域经济等平衡发展的思想。毛泽东注重产业结构平衡、理顺利益关系、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等思想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研究视角与进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与农民行动单位有关,农民行动单位包括家庭及建立在家庭基础之上的家庭联合体,具体如宗族、小亲族、户族、联合家庭及地域共同体(如村民组),正是农民行动单位成为了决定乡村治理状况最为重要的内生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96.
产业集群战略与区域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仅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理念,实践中产业集群现象也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不过,目前我国产业集群仍然走的是以低成本为主的低端道路,今后不仅加强特色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任务仍然繁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中,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区域发展全局,把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组织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建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也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997.
服装产业集群与宁波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潋 《浙江学刊》2003,(5):207-209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 ,是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从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现象入手 ,着重分析了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对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并就进一步做大做强服装产业集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王家庭 《创新》2007,1(5):53-57
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风险性大大增强.经济领域内部各项改革的推进需要其他各项改革相配套,因此,改革的路径需要从单方面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运而生。这就需要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以及政策建议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99.
《今日辽宁》2007,(5):9-12
2007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这份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编制的"中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地区性发展规划提出,未来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并首次提出振兴战略的总  相似文献   
1000.
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流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黑龙江省物流产业发展稳定,呈现较好势头,但前进中也存在许多障碍,诸如: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物流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物流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等。然而,同时还应看到,黑龙江省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后发优势。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奋斗目标,科学布局,依托特有的市场平台,加快构建全省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