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96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343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是继土地承包改革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的第二次重大变革契机。但从法律的规范分析角度看,以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为标志的制度改革成果乏善可陈,此次修法未能全面达成农地“三权分置”政策所设定的目标。其核心问题是土地经营权可转让、可抵押的始定目标未能实现。而此制度效果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上述结论。造成农地“三权分置”立法困局的原因主要包括农地“三权分置”制度的核心目标出现变化且多目标之间具有紧张关系、农地“三权分置”政策与法律的范式转换障碍及现行农地制度的功能超载问题。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本身具有合价值性和合规律性,应继续保持对农地“三权分置”制度的研究,并通过创造性改造实现农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初心。  相似文献   
92.
现代商法人是市场主体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商人.文章通过对现代商法人突出的法律特征、与商个人及商合伙的比较、我国商法人法定形态的主要表现等几个基本方面的法理及立法分析,揭示出现代商法人应有的法律特质,以求利于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判别适用.  相似文献   
93.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蕴含着丰富的国际法理,包括中国先占取得钓鱼岛领土主权、“条约必须信守”捍卫着中国的领土主权、割让和时效理由不能支撑日本的主权主张、“非法行为不产生权利”拒绝日本的领土声索等.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也清晰地表明:日本的“无主地先占”主张在国际法上不能成立,其“实际控制”没有达到“有效控制”的国际法要求.中国应积极运用《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及其蕴含的国际法理,驳斥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与领土声索,让国际社会认清中日钓鱼岛问题争端的真谛,促进争端的外交解决;同时,中国应继续强化对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的实际控制,为日后时机成熟时争端的法律解决进一步充实国际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94.
作为公立高校与学生管理的联结点,高校内部规章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公立高校与学生之间既不是简单的民事关系,又不是普通的行政法律关系.国家授权是公立高校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主要依据.把公立高校内部规章制度定位于抽象行政行为和自治规章,更有利于学校管理和校生纠纷的解决.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内部规章制度才具有效力.  相似文献   
95.
和谐社会的构建根植于人类对于幸福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并最终以人类幸福的实现为归宿。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尚法理念的精神指引。尚法理念是指人们基于对法律的认同、尊重和信赖并心悦诚服地服从,从而达到法实现人类幸福这一终极目标的理想信念。其价值基础包括创立"良法"等外在基础和法律知识基础、法情感基础、法思维基础等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96.
中国人遵循基于情境的"情理"取向的行为模式."情理"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一般性社会规范、双方的特殊关系、双方过去的交往经历、对将来交往的预期,以及双方自身情况都进行整体权衡的行为模式.中国传统纠纷解决注重基于"情理"对情境困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权衡,以恢复或调整双方原有社会关系为目的.现代性法律的"法理"以形式理性为特性,是具体事实通过法律逻辑适用法律原则的过程.在法律运行中"情理"式的行为模式与"法理"式的司法过程发生冲突,是中国法律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文中对如何解决这种困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适用宽严相济政策概念的界定和法理依据的研究,并通过对青少年犯罪实践办理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对该政策的执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期望引起大家对青少年犯罪使用宽严相济政策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8.
平衡供应链记分法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平衡记分法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客户、供应链内部运营、学习与发展以及财务价值4个方面列举相关指标.并应用AHP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设计,构建出平衡供应链计分法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9.
皮坤乾 《创新》2012,6(5):64-67,71
法理视阈下,不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导致群众利益受损并引发非直接利益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化解非直接利益冲突,就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真正健全法制,切实清除对群众合法权益的制度性损害,为群众利益筑起坚固的"安全网"和"防火墙"。同时,要抓好法律实施,推动国家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国家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0.
薛志英  彭葵葵 《探求》2018,(1):87-93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是检察权对行政权的直接监督,也是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力救济。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具有正当性基础,遵循了法治规律,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基于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促进依法行政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目标的一致性,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互动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法理基础以及检察权与行政权二者的关系出发,结合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探求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及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