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17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366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医事法律规范的创制应该整合伦理和道德的基本规范,鼓励医事立法对医生行为的调整,着眼于医生行为逐步向"善",逐步符合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伦理精神和各项道德原则;并论述道德化的医事法律规范路和实现.  相似文献   
92.
雍旻  刘伟  邓睿 《管理世界》2021,37(4):112-129
创业者从非正式市场跃迁到正式市场的过程即正规化。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将正规化视为成本收益分析后的合法性转变,忽略了非正式制度对该过程的影响。事实上,非正式市场中的创业者仅凭自身力量难以跨越不同市场间的制度鸿沟,需要依靠制度中介发挥桥梁作用。本研究综合制度经济学与组织制度理论视角探究创业支持系统作为泛制度中介如何助力农民创业者实现正规化。基于此,选取央视《致富经》栏目中10个农民创业实例作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析农民创业正规化过程。结果表明:私人、学术、政府、非政府组织四类创业支持者实施一系列克服结构性制度空洞的举措,既提供了跃迁的经济激励和基础设施,更弥合了非正式与正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合理性认识之间的差异,促进了创业者在个体、网络、系统层面的变革。总体上,创业支持者及其支持举措构成的"泛中介"创业支持系统为农民创业正规化提供支撑,而提升该系统的稳定性将有助于变革的实现,使当地市场与制度环境得到改善并诱发更多农民创业跃迁行为,最终形成正规化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3.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引领者、组织者和管理者,面对灵活多样的学习手段和海量的学习资源,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文化素养。比较中美信息文化素养的概念认知理解、中美高校教师信息文化素养建设标准以及中美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途径与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学习和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对从国情出发,制定出适合我国的高校教师信息文化素养标准,拓宽提升高校教师信息文化素养路径,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胡大雷 《学术研究》2023,(5):154-160
“文章”即有文体的、独立成篇的作品。古代“文章”体系有总集、论著、目录三种形态。中古时期的“文笔之辨”,“文”排除“笔”便可建立“纯文学”体系,但这个机会因“文笔之辨”的偃旗息鼓而失去,其时构建的是“文、笔”合一的、以“诗赋”为领头文体,以情灵、文采为追求的“文章”体系,这是一个“泛文学”体系。隋唐以后,“经、子、史”经过“剪截”改造进入“文章”体系,“泛文学”体系进一步扩大,以适应学习好“文章”、撰作好“文章”的需要。如此“泛文学”的“文章”体系,具有审美与实用双重价值,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学”观念的包容性、开放性,其突出“情灵、文采”的特征,展示了中华民族整体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5.
立足于天人合一观而形成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仅是一种热爱和平、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的文明,更是一种热爱自然、热爱苍生万有、热爱宇宙天地的"博爱"文明.时至今日,当人类面临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被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搞得无所适从时,再来重新认识、评价、阐释并普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不仅只是纯粹的理论研究的兴趣和意愿的选择了,而是一种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抉择的严肃思考,值得我们高度地关注并深入细致地研究.  相似文献   
96.
杨东篱 《天府新论》2011,(1):116-119
"文化生态"是多种具有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相互关联、作用、影响而形成的动态有机系统。在当代中国,构建良性文化生态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抵抗外来文化入侵,完善文化生态的多元性,维护多种文化形态之间的平衡,推进多种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协助文化与政治、经济领域建立互动关系。然而,也不能放任文化产业完全自由的发展,在发展文化产业时,需要注意集中处理四种关系,即文化性、政治性与产业性的关系;引进外来文化产业与本土文化产业创新的关系;国家政策管理与市场自由调节的关系以及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97.
泛政治化文化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一创举真正动摇了我国几千年传统负向政治文化赖以生成的根基,尤为重要的是,它使我国从根本上摆脱了那种几乎深入民族骨髓的泛政治化文化。泛政治化文化的终结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文化领域的重大建设成就之一,也正是从这一角度考虑,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与时俱进、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文化创新的观点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8.
99.
近十几年来,传播理论的空间转向催生了“空间媒介”的话语建构,其知识来源可追溯至传播思想史中的“泛媒介论”。基于空间媒介的视阈重新审视城市形象传播的理论建构,彰显了符号学的方法论意义,即城市形象建构可被视为城市空间意象的符号化过程,这一进程凸显了空间媒介各异其趣的解码潜力:符号呈现、符号重构、符号互嵌。通过对城市文本的话语、象征与隐喻分析,也揭示出城市形象建构是充斥着权力博弈与话语争夺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