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统计与社会》2006,(5):20-21
在独山子大发展项目厂区建设工地,一座50多米高、占地数百平方米的蓝色全钢架颇为醒目。负责在此施工的新疆电建公司独山子大发展项目动力站工程副总经理代海龙告诉记者,这是破称为环保锅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22.
夏向阳 《经营管理者》2009,(16):207-207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洁净煤燃烧技术之一,目前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经济性受到限制,本文是笔者结合9台YG75-5.29/450-M5的运行经验,结合反平衡法各项热损失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锅炉经济运行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23.
循环流化床(CBF)燃烧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燃烧效率,降低SO2和NOX的排放,在燃用劣质燃料、生物质燃料、垃圾的焚烧处理与余热利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前景。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和实际应用技术的日臻完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必将为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在综合考虑各种污水处理方法优缺点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间歇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进水有机污染物CODcr浓度<800.0mg/L,温度在32.0~16.0C范围,平均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0~6.0h,曝气量为4.5~5.0L/h,曝气时间间隔为10.0min/10.0min时,CODcr、氨氮及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20%、63.0%及98.5%.同时对总氮及总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经济及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风机的运行耗能情况,论述了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具体实例对变频调速技术运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风机时的节能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认为该技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26.
根据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GMT)制备新工艺特点,提出了稀相喷动流化床的操作方式。测量了床内颗粒速度分布,考察了操作条件、体系结构等因素对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相喷流床中环隙区颗粒的下降速度比传统喷动床高出一个数量级;床内颗粒的喷动和输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喷动气,亦受到流化气、导向管、喷嘴内径的影响。另外对中试装置内物料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工艺的开发、设计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受热面的磨损,采取防磨措施,减缓磨损.  相似文献   
28.
采用ABR-生物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运行结果表明:工艺合理,运行稳定;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回用作景观和绿化用水,可节约大量水资源,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9.
30.
以欧拉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力学方法为基础,采用基于压力的PC-SIMPLE算法,标准的k-ε的分散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在3种不同气体布风装置下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获得了其床内颗粒体积分率和速度的分布规律.相对于单层多孔板流化床,管式和凹形多孔板流化床达到稳定流化状态的时间较短.在相同的床高和径向位置处,管式和凹形多孔板流化床内颗粒体积分率随时间的变化较强烈.不同布风装置的流化床总体上在床内形成了中心区域体积分率较小,向上运动;近壁面区域体积分率较大,向下运动的"环核"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