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引进的流化制粒包衣机进行再设计、安装和调试.通过对风系统设计、热源选择、温湿度控制等方面的分析表明,流化风量、孔板开孔率和温湿度对包衣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包衣过程能否进行.  相似文献   
32.
带导流管的喷动流化床湍流气-固两相流动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带导流管的喷动流化床其流场属于湍流气-固两相流.流场特性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单纯使用实验方法难以全面描述床层内的流场特性.本文以湍流气-固两相流理论为基础.选用κ-ερ-κρ-ερ-Θ5叁数数学模型.按多流体模型以颗粒动力学理论封闭颗粒剪应力.建立了带导流管的喷动流化床湍流气-固两相流动模型.并对带导流管的喷动流化床内的流场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和较好.最大相对偏差约为20%。  相似文献   
33.
探讨循环汉化床锅炉的点火原理,分析其影响因素,积累运行经验,调整操作措施使点火启动成功.  相似文献   
34.
李方  郝志勇 《经营管理者》2013,(16):404-404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目前我国环保节能型电厂的发展方向。现在已经在一些中小型电站锅炉,供热锅炉投入运行。?但是其固有的缺陷依旧制约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使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所讨论的治理措施可为同类型机组的设计、制造和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5.
流化床锅炉进行了造纸污泥与煤直接掺烧的试验,研究了掺烧对温度、负荷、耗煤量、锅炉效率和排放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以不同比例向炉膛内投加湿污泥对炉膛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污泥量的逐步增加,锅炉排烟温度逐步升高,锅炉效率却随之降低,锅炉飞灰的可燃物含量逐步增加,锅炉炉渣的可燃物含量则无明显变化;锅炉所排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浓度都在相关排放标准之内,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6.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发电机组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等特性,其燃烧仍然处于流化状态,导致其控制调节比较复杂,传统的PID控制效果不太理想。本文采用具有良好非线性函数逼近功能的BP神经网络,并且针对收敛速度比较慢这一缺点,采用了变步长法与引入动量项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进行改进。同时利用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策略经过在线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实现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双组分颗粒系统的最小流化速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φ190mm有机玻璃流化床中,对玻璃珠、砂子、聚丙烯、黄豆等物料组成的双组分混合颗粒系统流态化特性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混合颗粒系统随(dP/dF)变化的最小流化速度计算关联式。  相似文献   
38.
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型生物流化床处理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特点作了分析。提出生物流化床应向着降低能耗、适应不同水质的处理需要方向发展,介绍了生物流态化技术在废水处理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气固流化床中T iO2渗氮反应的工艺条件。通过小型冷模实验比较了不同气速下包裹型纳米T iO2床层的流化状态和膨胀情况,依据流化情况选择了操作空速;通过热模实验在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气体等工艺条件下进行了渗氮反应,测试了产品T iO2-xNx对SO2的气相降解率,并进行了XRD,UV-V is分析,据此得到较佳的反应温度为400°C、而反应时间与气体组成对反应的影响不大,并根据XPS结果推测了渗氮机理。  相似文献   
40.
针对目前特殊分布板流化床实验测试技术的局限性及数据的不完全性,建立二维流化床欧拉一欧拉双流体模型, 采用标准K-8湍流模型对锥形非均匀分布板流化床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锥形(八形)分布板流化床风速分布 不均匀,在高风速区,高速气流携带固体颗粒以气泡形式自下而上运动,在低风速区,固体颗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缓慢下 降,从而形成循环运动;在相同进口速度条件下,随着分布板倾斜角度的增加,锥形分布板流化床内气泡直径、固体颗粒 速度及床层膨胀高度都增加,流化床内气固混合特性得到了加强。综合考虑固体颗粒体积分数与速度,选择分布板倾斜 角度在20 -300之间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