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23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5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71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42.
43.
新疆绿洲经济活动的非连续性及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新疆绿洲经济活动普遍具有非连续性、封闭性、局限性和不平衡性特征[1],经济规模小而内向,生态约束性强,市场化动力不足,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缓慢。绿洲经济是以封闭流域为单元的流域经济,应按流域生态规律来统一规划和协调绿洲经济发展,把专业化和区域协作建立在流域内部的统一性和流域之间的差异性基础上,以克服市场化结构和布局矛盾。  相似文献   
44.
澧水中下游流域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城镇比较密集 ,水力、矿产、旅游和生物资源都很丰富 ,实施流域开发条件优越 ,但也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趋同、城市规模偏小、流域经济运作不够协调、整体投资环境比较封闭、资源开发手段原始等因素的制约。战略上宜采取“点 -轴 -网 -片”开发模式 ,以资源开发为主导 ,把本区建成能源、建材、化工、轻工等工业发达 ,城镇密集的区域性经济走廊和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5.
红水河流域是壮族及其先民的主要聚居地 ,也是壮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其自然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 ,决定了当地居民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生业方式和以稻米为主食、以自种自养的动植物为副食的饮食模式。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以及农事的繁忙 ,人们的日常饮食较为简朴 ,只有在传统节日里 ,食品的种类才比较丰富 ,且依季节不同而各具特点。本文通过对红水河流域壮族饮食文化的全面考察与研究 ,揭示其物质性、行为性和观念性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规律 ,对发掘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菜肴和风味小吃 ,创立桂菜系列 ,提高民族饮食质量和健康水平 ,促进红水河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汉江中下游如何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探索超越传统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以实现调水影响区与受益区"双赢"目标,客观了解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实际情况,是最为基础的工作.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以数据为依据,以案例为支撑,呈现汉江中下游真实生态环境现状.在分析2000—2014年丹江口水库来水以及2014年蓄水与下泄数据基础上,遵循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八方面初步建议,以期进一步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47.
流域这一人居环境尺度入手,阐释聚居尺度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学术关联,同时选择我国长江流域的重庆、武汉、南京地区的人居格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相应的时空坐标,对三地的城镇现状格局和历史演进开展比较研究,揭示地域生态环境与流域尺度中城市人居格局的深刻关联,并由此提出三地基于不同生态关系的区域发展策略构想.  相似文献   
48.
“黑龙江流域文明”概念的提出虽然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研究实践却肇始于19世纪中期。中外学者从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以及民俗学等多重视角对黑龙江流域文明进行探索,对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尤其是清代学人吴大潋、胡省三与曹廷杰关于中国东北边疆史地的研究,其意义更为重大,如果没有这些学术积淀,今天的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则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9.
明代汾河流域旱灾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明代277年(1368-1644)汾河流域旱灾史料的整理和分析,采用以县为单位的旱灾等级划分标准,利用线性趋势估计法对当时整个汾河流域旱灾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且从频率和强度两个方面研究旱灾的空间分布,同时以t分析方法对旱灾在时间变化上是否存在突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明代汾河流域共发生旱灾147年次,平均1.88年发生1次旱灾,平均每年发生旱灾7.6县次,其中以2级旱灾为主(占46.97%).(2)在明代277年中,汾河流域旱灾发生频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且夏旱最多,春旱和秋旱次之,冬旱最少,在季节连旱方面,春夏连旱发生最多,夏秋连旱次之,四季连旱最少.1473年为旱灾频率发生的突变点,1368-1473年为旱灾发生较少期,从1473年开始,旱灾发生频率明显加快.(3)从整个汾河流域来看,上游不易发生旱灾,且强度较小,而下游最易发生旱灾,且强度较大,与此同时,汾河流域中游东部较西部易反生旱灾,且强度相对较大,下游则相反.明代气候变冷是汾河流域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额尔齐斯河在我国境内河长633km,流域面积5.273万km~2。主要支流自东往西依次是喀依尔特河、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和别列孜克河。这些支流由北向南汇入额尔齐斯河干流,构成了典型的"梳状"水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