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1298篇
劳动科学   43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528篇
理论方法论   114篇
综合类   1665篇
社会学   435篇
统计学   27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当今世界是消费者说了算的时代,面对持续不断的信息轰炸和媒体不断下降的公信度,消费者已穿好了厚厚的“黄金甲”。能否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拥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或衰亡。  相似文献   
992.
孟宪忠 《中外书摘》2009,(12):75-76
1.神造:不顾事实地将产品功能神话,诱骗消费者。从太阳神口服液到505神功元气带,从天三奇再到蚁力神,保健品都在宣传神效,从甩几下就能减肥的甩脂机到包治百病的热温床,从随处都是纳米级的产品到动辄就是世界水平,神乎其神的夸大其词包打天下。  相似文献   
993.
《社区》2011,(4)
说到破五,时下有了新解,不是指正月初五,而是指官方公布的一个数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12月11日披露,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5.1%,而5%这个数字在经济学领域被认为是恶性通货膨胀警戒线。  相似文献   
994.
企业如何才能在经济向好时更好地把握商机?当经营环境不好的时候,企业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方面,到底是压缩投入,还是加大投资?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营运策略,才能获得市场更多的认可和消费者更多的忠诚?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团购消费者购买耐用品的分析,建立了垄断者的销售定价模型,得出垄断者在两个时期内针对团购消费者的最优销售定价以及如果团购消费者观测到时期1的耐用品产量后,不能正确观测时期2的耐用品产量的销售定价比能够正确预测时期2的耐用品产量的同期最优销售定价要高等结论,以期能够为垄断者销售定价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我国金融消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消费者在与金融机构的合同关系中往往处于劣势,致使某些金融机构为了寻求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惜损害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本文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来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从而提高金融机构的道德水平,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实现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利益的双赢,稳定和增强公众对我国金融制度的信心,从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长期稳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7.
价格知觉是消费者在解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时,综合与价格有关的各种属性形成的一种有意义的、与外部环境相一致的完整的心理画面的过程及认知,即消费者是如何解释他所面对的价格.  相似文献   
998.
<正>“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即使是他们在犯错误的时候”,这些话语在营销界经常听到,长期以来也一直被认作是金科玉律,被很多商家所采用。但在服务业,顾客至上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一样  相似文献   
999.
语丝     
《经营管理者》2007,(4):10-10
“腐败的官员会利用审批权谋取经济利益,而廉洁的官员会利用审批权回避风险、谋取服务大众的好名声。总之,只要进入市场的入场券由官员发放,他们就要用来谋取私利。这就会造成政府失灵。而消费者就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000.
当大多数企业高谈阔论规模化定制生产之时,别忘了,个性化需求永远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普遍现象。从消费者角度,既想获得个性化产品,又不愿为之付出高价格。于是,借助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产消合一的新消费形式就开始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