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34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3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低碳经济”概念最早见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是指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将继两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52.
田成诗  亓伟 《统计研究》2014,31(8):31-38
本文分析了社会福利的两个主要因素—收入和二氧化碳排放。在收入和二氧化碳排放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马尔科夫链分析了收入-二氧化碳排放的联合状态转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因素,高收入对应着高排放。低收入水平地区倾向于通过增加排放来带动经济发展。目前,高收入-高排放处于稳定状态,但从长期看,该状态的地区比重很小。我国没有进入低收入-高排放的收入环境陷阱。  相似文献   
53.
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估计人口因素对我国CO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数量和人口城市化率是影响我国CO2排放的主要人口因素,但从影响大小上看,人口数量变化对发达省份CO2排放的影响大于欠发达省份,而人口城市化率则对欠发达省份的CO2排放具有更大的影响;家庭小型化对CO2排放的影响因省而异,对不同省份,要么没有明显的影响,要么可能导致CO2排放量增加;年龄结构目前还不是导致我国CO2排放量变化的主要人口因素;综合比较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对CO2排放的影响大于人口各因素,产业结构对CO2排放的影响小于人口数量和人口城市化率,而技术进步与CO2排放的关系则显得模糊。  相似文献   
54.
<正>低碳生活先把入口关有这样一份资料,说一个人一生要消耗的食物,总重量与6头大象相仿。平均到年,一个成年人大概要吃掉88公斤肉,相当于排放3212千克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55.
推行低碳经济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也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目前,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其中二氧化碳的增温效应占76.7%,而且生命顽强,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少则50年,多则200年不消失。故  相似文献   
56.
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低碳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我国要改变原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低碳经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及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世界前列;但人均排放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走向低碳经济的第一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和采用物联网是走向低碳经济的突破点;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是建设低碳社会的基础。倡导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是建设低碳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7.
湖北省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路径:基于碳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岑  黄栋 《统计与决策》2012,(18):131-133
文章运用碳夹点分析对湖北省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目标下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优化,采用图形法绘制能源需求和能源供给复合曲线,确定出最小低碳或者零碳能源需求量及其对应的CO2排放量。并将湖北省分为三个不同的能源需求模拟区域,进而确定每个区域排放限制下的能源消费结构。结果表明湖北省要实现减排目标,低碳(零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至少为18.5%—25.3%。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人类对地球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全年恶劣气候天数逐渐增多,使全球的宜居环境日益恶化,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9.
陕西省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拐点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地区——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利用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经验估计,发现曲线形状为N型,两个拐点分别在人均GDP为3 370.31元和4 070.06元处。对影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进行研究,利用迪式分解法进行短期分析,发现经济收入和能源消耗强度对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影响较大,而能源结构的影响很小;利用协整方程进行长期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耗强度、能源结构和第二产业结构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都比较大,其中最大的是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60.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最生动、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