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毽球运动是全民健身的好项目,具有很强的技艺性、娱乐性和健身功.同时,毽球运动对性别和年龄的要求不大,是老少皆宜的群众性健身项目,也是人们可以终身参与的优秀运动项目.目前淮南市毽球运动的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处理的.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淮南市毽球运动爱好者和晨练者进行了调查,重点分析淮南市毽球运动发展的现状,促进淮南市毽球运动的发展,提升全民健身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2.
资源型城市要改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支持。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支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淮南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了淮南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支持能力。实证结果表明:结构因子、资源因子、增长因子是支持淮南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其中结构因子是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23.
<正>2009年安徽省淮南市城镇居民医保率先在全省建立普通门诊统筹制度以来,就诊人次数和基金支出都以年均翻一番的速度增长。2012年度,全市享受普通门诊为298523人次,基金支出671万元;2013年前5个月,全市享受普通门诊人数就达182922人次,基金支出425万元。受益面的扩大,反映了淮南市普通门诊政策不断完善,待遇逐步提高,服务明显改善,参保人员满意度和知晓率不断提升。一是受益人群广。2007年全市参保人数达16.5万人,2012年近60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普通门诊覆盖人群也从最初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城  相似文献   
24.
《职业》2013,(7):53-53
【本刊讯】据安徽省淮南市人社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淮南市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9亿元,同比增长138%,2104家个私企业享受到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直接带动3000人创业,促进5000余人实现就业。在小额担保贷款的拉动下,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9156家,新增私营企业1741家,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局面。  相似文献   
25.
马善国  王文竹 《职业》2011,(30):11-15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19%,被誉为“中国能源之城”。近年来,淮南市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全市坚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职业教育“三位一体”,公办、民办、企业办“三管齐下”,职业教育实现了规模化、特色化、园区化发展。基于淮南市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成绩,本刊记者对该市部分职技校进行了采访,了解其办学特色,总结其经验,供读者借鉴、交流。  相似文献   
26.
作为代议制民主的重要补充,公众参与立法是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形式。淮南市公众参与地方立法起步较晚,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转变立法机关的观念,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公众参与的方式,由法律保障公众参与的效力,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完善立法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立法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7.
郭玉柱 《决策》2001,(12):50-50
淮南市航运管理局是淮南市执行水运法规的行政事业管理单位,担负着全市220公里航道,航政,运政,港政及水上运输市场的全面管理任务。自1998年以来,淮南市航运局统一思想,求真务实,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紧紧围绕航运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大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断拓宽单位文明创建领域,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99年提前五个月超额完成了规费征收任务,2000年规费收入超计划200%,实现历史性突破,2001年实现渡运安全20周年无事故,两次被交通部授予“水上安全先进单位”。行政执法优质规范,纠风治乱效果明显,内部管理规范有序,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开拓了新境界,显示了新特色。  相似文献   
28.
29.
从经济学角度对淮南市实施东向跨越式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淮南市的市情现状,提出了淮南市实施东向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