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3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433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205篇
人才学   14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286篇
理论方法论   234篇
综合类   6590篇
社会学   596篇
统计学   18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87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714篇
  2008年   785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主要讲语言交际和怎样增强文化意识,同时分析了中英词义和语言行为的不同,及两种文化的差异,总结出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文章中作者给出怎样增强文化意识的五大步骤,举出了两个实例.最后把五个步骤放到文化输入和写作课程的实践应用当中.  相似文献   
992.
语码转换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码转换的定义和类型入手 ,探讨语码转换与社会文化的联系 ,论证语码转换现象同其他语言现象一样都属于人类言语行为的范畴 ,都能够履行语言的社会功能 ,因而具有社会意义 ,并从语码转换反映会话者的社会身份、会话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会话发生的社会情景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羌汉语言接触形成的一组同源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交往导致语言接触。在此过程中,语言相互吸收或输出成分。就吸收而言,非汉语词汇成分进入汉语以后,汉字一视同仁地加以记录;使用既久,其非汉语色彩消失,当中一部分便循着汉语词派生路径孳生同源词,汉字又对这些同源词记录,出现了语言底层并非汉语而文字层面有汉语特征的同源字。古汉语中,"卢"字有黑义,来源于古羌语。垆、栌、、、鸬等字秉承"卢"字音义,形成了一组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同源字。  相似文献   
994.
文学篇章节选常被用为外语学习的语言教学材料,其直接与新鲜的语料为众多师生所喜爱。但外语教学是否应该利用文学作品及如何利用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不少语言学家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只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语篇理论将文学作品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中介语产生根源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把母语语言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中 ,并运用母语语言规则简化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产物。探究中介语产生的原因 ,对外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997.
关于语域     
语域(register)是指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variety),它与社会或区域方言(dialect)相对。在一个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里,不同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等等社会因素也存在语言的变体,这就叫做“社会方言”(sociolect);而同一个言语社区里的每一个人说话也不一样,这种个人变体叫做“个人方言”(idolect),而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的语言也不同,这种言语变体就叫做“语域”(register),有时也叫做“风格”(style)。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首先对语码转换进行了简要综述,然后通过语料分析,从心理需要的角度出发,探索语码转换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999.
文章介绍了语域理论,然后结合实际,分析了其在文体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在汉语诗歌的英译过程中 ,由于中英诗歌的语篇特点不同 ,原文与译文在诗意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出入。本文将原文与译文视为不同的语篇 ,从语言学角度出发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理论 ,对《望庐山瀑布》及其两种英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 ,探索较为客观的诗歌翻译批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