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6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21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202篇
理论方法论   168篇
综合类   2201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清代对科举户籍制度进行了渐进式改革,至乾隆间渐成定制,为科举“分区取士”下的客民与地方社会互动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广西各地为振兴文教,纷纷使用科举入籍捐资创建宾兴组织。至道光以降,“入籍宾兴”渐成制度化和普遍化,捐资方法则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等特征,这对促进土客互动、培育地方士子、构建基层秩序等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92.
徐文 《人才瞭望》2013,(6):23-23
自挽联,是生前为自己写下的挽联。清代的许多文人学者,都撰写了自挽联,今日读来,颇让人感慨。梁同书,清代著名书法家,他做官多年,但生活极其简朴,性格耿介而不媚俗,他曾作自挽联:"读书十年,作官十年,归田十年,生有涯如斯而已;儒林无传,循吏无传,隐逸无传,死之日尚何言  相似文献   
93.
清代是中国诗学集大成的阶段。清人对曹植诗文的批评体现在:对曹植文体的渊源流变中对其诗文的重新审视,对其诗文语义层面与文辞章法等进行的阐释,以及对其诗文的一些具体批评等。批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清人以"厚"论诗,与人品结合以论诗文等批评特点,它是清代渐趋崇尚平淡、蕴藉诗文风尚使然,是批评者不同审美趣赏的体现,同时也当与清代注重名节的社会风气、清诗话厚今薄古的倾向等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94.
陈珍 《炎黄世界》2011,(5):72-73
雍正从兄弟争夺皇位的种种弊端中吸取了教训,在他登极不久就刨建了秘密立储制度,从而改变了我国封建皇朝公开册立皇储的传统。  相似文献   
95.
屏风是用于挡风或起遮蔽作用的器具。起源于商周时期,当时称为“邸”、或“宸”,只有贵族才有资格使用。因此是权势、地位的象征。作为室内陈设物,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屏风不再是简单的遮蔽之物,人们开始追求他的审美价值。逐渐演化为具有装饰功能的艺术品。插屏在室内营造的是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古朴典雅的文化氛围,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96.
《音学五书》、《六书音均表》是清代古音学的代表作,成就有二:理论创新和古音音韵系统的初步建立。前者包括高举明陈第"古音时地说旗帜,还原古音音韵本来面貌"和"采用离析唐韵、以谐声系统归纳古韵分部、本证旁证推论的科学方法进行古韵分部";后者包括"清代古韵分部的历史发展"、"按照古音的‘敛侈’重排韵部顺序"、"四声之论"和"入声韵和阳声韵的搭配"四点。  相似文献   
97.
论集体学术     
集体学术是个体学术通往公共学术的桥梁,中国学术的道统里蕴含了公共学术的品格,它保持了为大众服务的优良品格,体现了大国学术的气派,乃是集体学术的胜利,而书院教育是实现集体学术的具体组织机制,恰恰是书院教育,承担了抵御市场庸俗主义、重建大学精神的武器。  相似文献   
98.
《清实录》叙事之所以基本上是客观的,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一,一手文书档案资料的全面搜集与审慎考订,是《清实录》反映清代社会发展本真面相的基本前提。其二,校对谨严、层层审核的纂修机制,减少了诸多包括史实、文字及删润不当之失。其三,惩处机制的严厉,极大地降低了《清实录》的失误发生率。其四,以史为鉴的资政需求,是纂修人员秉笔直书的有力依据与保障。  相似文献   
99.
清代广西三界庙地理分布与三界神信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界庙在清代广西各府中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宁、浔州、郁林、平乐、梧州等五府(州),呈现出一种沿着西江流域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在郁江两岸分布最为密集。清代广西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界神祭祀圈,而这种祭祀圈的出现与三界神的现实功利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清代满族人的汉语北京方言表达能力升至高水准,满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京腔"艺术性语言,也跟进于本民族的语言拓展,标示出高水准。清初满族刚刚登上汉语文坛不久,他们的诗人即一反中原文学引经据典、高深莫测之传统,蹊径独辟,是以天然、浑朴、俗畅、晓白著称;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最能代表满人文学成就者,非满族小说莫属,其一以贯之的长处,也首推语言,曹雪芹《红楼梦》、文康《儿女英雄传》,以及清末大量涌现的满人京语白话小说,还有子弟书、八角鼓等俗文艺,无不引领中国近代早期白话创作风骚,开启现代"京味儿"文学先河之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