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5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12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030篇
理论方法论   141篇
综合类   1763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清代是我国传统木材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木材流通与贸易频繁。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地段,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是发展木材贸易的主要基础。省会城市武汉,水路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清末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木材集散中心。全国各地的木商云集于此,有着发达的木商组织,同时拥有发达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周转贸易,支持长途运输木材,故木材销量大,辐射面广。湖北木材贸易集湘、黔、川之木材,输往江南、京师要地,为当时园林建设、运河堤坝的巩固、城市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有利于摸清当时木材贸易的规律,为我国当前林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2.
清初翁牛特部落来归,朝廷在西拉沐伦河与老哈河之间的东西宽五百余里,南北长二百余里范围内分地驻牧。本文概述在时间推移,历史变迁中的这些人文地理概况。  相似文献   
103.
[提要]魏源从今文经学的立场出发,提出并系统论证了“《诗》与《春秋》一义”。依魏源,《诗经》与《春秋》均经过孔子编排,其中都寓有孔子之微言大义。这些微言大义是孔子基于素王的身份作出的,既有对“夷狄盛而中国微”之现实的回应,又有对“变周之文用夏之忠”之理想的建构。魏源“《诗》与《春秋》一义”说的提出,与道光年间四夷窥伺日深、中国失道民散的现实相关。魏氏意在通过存三代以上之心,行“师夷长技以制夷”之事,扶中国大厦于将倾。  相似文献   
104.
清代都邑赋受有清一代勃兴的地理学与考据风气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清代赋家往往身兼二任,既长于辞赋创作,同时又是学养深厚的学者,尤精于地理学研究;其次,清代都邑赋创作的繁盛与当时的地理学研究在时空两个维度都呈现出了绝非偶然的重合现象;第三,谙习于考据学风的清代赋家创造性地改造了传统的赋注形式,使都邑赋这一赋体题材在保存地域风俗文化资料上的功用得到了显著的加强。  相似文献   
105.
朴趾源是十八世纪朝鲜北学派著名学者。他于乾隆四十五年八月随朝鲜祝寿使团来到热河,并在其日记体纪行文《热河日记》中对热河之行做了详细记录。本文以《热河日记》为中心,对朴氏的热河之行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106.
"兴学育才"敕书是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重要文物,由清光绪帝在1905年颁发给河南省提学使司,要求因时制宜、兴学育才、废除科举。可以说这件文物关系着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是科举制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物证。本文试着以此进行思考,探析前后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是怎样最终走上衰亡。进而在如今变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选拔、建立现代考试制度等方面,借鉴和吸收传统教育考试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7.
清代新疆流放名人的诗作,在对新疆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的赞美中,融汇了诗人浓厚的诗情和传统文化意识。他们情系祖国统一,表达了对边疆美丽风光和各族人民的热爱及自己深厚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08.
清代,地处徽州南部的歙县,山谷交错,河川纵横;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降雨集中;大规模山地开垦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使得水旱灾害频发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水旱灾害的发生对徽州社会产生多方面影响,严重危害了农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了农田和农作物不可估量的损失,对当地民风民俗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和民间一并采取救荒措施,缓解水旱灾害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9.
清代地方士绅为方便科举考试顺利举行,捐资建造了多种辅助性助考设施。主要包括专为认保廪生建造的廪局、专为送考教官建造的学师行寓,专为考生入场点名建造的防雨公舍等。诸多辅助性助考设施的建立,表明清代科举制度和科举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10.
<闺秀词话>是一部收录宋至清代尤其是清代女词人生平与词创作的作品.除了少数几篇涉及宋、明女词人外,所收录的超过4/5都是清代女词人,因此,可视为"清代闺秀词话".<闺秀词话>反映了清代闺秀词春色满园、冠绝千古的盛况,对研究清代闺秀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价值主要在三方面:一、地域文学、家族文学价值;二、清代女性词史价值;三、清代女性对词境的开拓立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