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3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255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361篇
人才学   10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085篇
理论方法论   518篇
综合类   6526篇
社会学   572篇
统计学   3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799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779篇
  2010年   797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805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古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民族精神。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第一女诗人那逊兰保虽从小生活在北京,并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但蒙古民族精神影响着她的生活、心理及创作。其诗集《芸香馆遗诗》,就保留着浓郁的蒙古民族特色,渗透着强烈的蒙古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92.
我国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在澳门的居留,给中西合璧、多姿多彩的澳门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作为一位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中国文人,汤显祖能接受反传统的左派王学,但对于天主教却始终没有接受.汤显祖居留澳门时留下的四首关于澳门的诗歌,不仅在澳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成为直接反映明万历年间澳门历史及社会生活的生动史料.汤氏名剧<牡丹亭>中的一出戏<谒遇>,以明代澳门之事为背景写成,戏中所反映的内容应有许多历史的真实,也为我们研究明代澳门史提供了不少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993.
咏史词散论     
文章作者以史家之眼光 ,文学之角度 ,剀切阐明了中国古代“咏史词”在其开创、形成、发展过程中 ,如何借“咏史”以“咏怀” ,对历代兴亡、可歌可泣之人和事做了历史地艺术地评判 ,供人欣赏、借鉴 ,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994.
大和时期 ,文宗尊儒教 ,修经义 ,务实抑华 ,力矫浮薄士风。在诗歌创作上 ,喜大历 ,重清峻 ,排浮艳。而甘露之变后 ,士心的苦闷哀伤与安史之乱后大历士人消沉的心态也正相一致 ,大历诗人再次遇见知音。《极玄集》的出现 ,标志着晚唐诗风回归大历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995.
五四新文学运动,接受西方文学思潮影响之一,即结束了印象或感悟式的批评方法,而以西方关于思潮和流派的眼光,观察与透视古典与现代诗歌发展现象.思潮流派的分析性思维,进入诗歌和整个文学研究界域,结果是:新诗纷繁复杂的现象,得以梳理廓清.人们的接受视野,开辟出新的天地.作为对象的诗人群体和脉系里,一些艺术因素被突现的同时,另外一些艺术因素被淡漠或隐蔽了.不同民族差异很大的诗歌现象,在相似与对应的呼唤中,传达方法与思维运行的深层联系的寻找,使得这种理论借鉴和"移植",显示出现代性的品格与新鲜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96.
结婚的分析     
本文由逻辑生成结婚概念 ;结婚是自我和自我的存在方式爱恋两者的产物 ;简易分析中给出结婚的含义和意义 ;给出结婚的几种形态 ;过去的发展是单婚、多偶和群婚共存的制度 ,是离婚的建立和正常化 ;现代发展是结婚逐步包含爱、自由和美并以此为原则 ;结论是人们创造自己的生活 ,结婚形式将多样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997.
刘永良 《阴山学刊》2001,14(1):35-38
《红楼梦》通过“香菱学诗”这一情节,形象而准确地刻画了香菱、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等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这种借一事而巧写数人的艺术手法,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98.
傅斯年对我国上古历史有其独到的认识 ,他对早期儒者的产生及特点也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考察。他认为儒乃“起于鲁流行于各地之教书匠” ;通过与诸子的比较研究 ,傅斯年还认定“儒为诸子之前驱 ,亦为诸子之后殿”。虽然他的考察还存在不足之处 ,但对于早期儒学的深入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就经典意义上的明清文学类型而言 ,始终贯穿着古典主义精神。明代文学流派众多 ,无论是前后七子、唐宋派 ,还是明末诸派 ,基本上都笼罩在从秦汉到唐宋的影响之中 ,构成整个明代文学思潮发展的背景。清代文学的古典主义建筑在对前代思想总结的基础之上 ,将前代那种古典的精神境界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学问 ,使之客观化、学术化。正是这种古典精神客观化的发展 ,使得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遗产得以保存并被现代人所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000.
袁枚性灵诗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枚性灵诗于清代乾隆诗坛独树一帜,绝少依傍,于艺术上有四个明显特征:选材的平凡、琐细,诗歌意象的灵动、新奇、纤巧,情调的风趣、诙谐,以及白描手法与口语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