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6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741篇
社会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992.
在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中,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渊源及其特有的价值判断与主张价值祛除的行为主义方法之间存在着持久不断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不仅导致了政治发展研究的衰落,而且也制约了这种理论研究在现实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政治发展不仅是人类挥之不去的永恒主题,而且政治发展本身也不可能排除价值追求,但是这种价值只能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人类本性的回应与满足,于是政治发展及其研究的图式转换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993.
朱熹经学之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嘉吸取汉唐训诂注疏之学的优长 ,批评其流弊 ,将训诂注疏之学与义理之学相结合 ,使义理的阐发建立在较为可靠的材料基础上 ;他不囿于成说 ,而是大胆怀疑 ,加以创新 ,这种思维方式乃发端于唐宋之际的疑经惑传思潮 ;作为“四书”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的思想与唐宋时的“四书”之学也存在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 ,朱熹不仅是宋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而且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故而北宋以来的理学也是朱熹经学思想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994.
长期以来,行政惯例是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冷门",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改观。与之前的主流观点将行政惯例排除在行政法渊源之外不同,新近的研究成果普遍主张行政惯例在我国的行政法渊源地位。就目前而言,这种主张缺乏实定法支持,但行政法治实践中确实有行政惯例的身影。从行政法渊源和行政法治两个角度来思考行政惯例,更有说服力。行政惯例长期被排斥在我国行政法渊源体系之外,既与我国的成文法渊源传统以及误读"法律渊源"概念等有关,也与我国行政法治的理念、模式、阶段和发展水平有关。随着我国行政法学和行政法治的发展,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合理行政",以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给付行政的兴起,不论行政惯例是否成为行政法的渊源,它都有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以往学者考察王安石的学术渊源,大体有"个体师承说"和"群体传授说"两种结论.从方法论上讲,依赖"人物交游考"和思想"互证"式的研究来求得以上两种结论,都有其局限性.而调换研究的思维角度,走近"王学"生成的社会知识背景,当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996.
追寻“物哀”——对日本文学传统理念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萍 《理论界》2007,(1):134-135
作为日本的传统文学理念,“物哀”是日本民族一个极其重要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民族环境和深厚的人文背景。本文通过对物哀概念的解析,物哀审美意识形成原因的探讨,物哀与中国文化渊源的追寻以及对崇尚物哀的日本文学的回溯,从文化角度上对物哀的文化内涵进行一次解读。  相似文献   
997.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它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普遍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的多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多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对政党制度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06,自引:0,他引:106  
中国宪法应当从“改革宪法”向“宪政宪法”转变 ,作者以此为基点 ,结合 2 0年来的经验 ,讨论宪法改革面临的理论问题。首先 ,宪法之根本法则由以人本和自由为核心的价值法则、张扬人民主权的政治法则和体现程序理性的程序法则构成 ,蕴涵道统、政统和法统 ,是宪法合法性、权威性和稳定性的终极来源和根基。其次 ,宪法作为法律应具有的效力有赖于违宪审查和宪法诉讼 ,但不是宪法的一切内容都要司法化 ;应区分宪律与宪德 ,并按法治的要求加以识别和转化。其三 ,界定违宪主体和违宪行为应以立法模式为主兼及治理模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宪法监督要体现人民主权和程序理性的完好结合。最后 ,宪法是价值法则通过政治法则和程序法则在公共领域里的运用 ,以约束权力和保障权利为核心 ;宪法改革应围绕宪法核心问题 ,调整好国家权力与阶级结构的关系、国家权力内部的横向、纵向关系以及执政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 ;同时 ,转化使用走进权利时代过程中的积极要素 ,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 ,并改进权利体系和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999.
论西方两大法系国家中的判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茂生 《晋阳学刊》2002,3(2):15-18
判例在普通法法系国家中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但其作用并不是至高无上和绝对的;民法法系国家一般不承认判例的约束力,但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继承各家对于人性“恶”的思考,韩非阐发了自己的人性论,并将对人性的认识作为其术治理论的基点;沿着荀子的思路,韩非进一步发展了“名”的客观性,将“形名”与君主的统治之术联系起来论述;韩非对《老子》所包含的哲学内蕴和政治思想进行了开掘和演绎,并从中发现和解译出符合他自己的术治理论建构的元素,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