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日本近现代劳动目的观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直接体现;温情主义劳资关系观亦脱胎于儒家“和为贵”的伦理思想。由此而构成的日本劳动道德观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中是不可或缺的。在弘扬传统中国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是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82.
与先锋作家布满人性恶的小说文本不同 ,迟子建以母性情怀创造了一个温馨和煦、充满人情人性的文学世界。她对温情的力量和人性善的信奉 ,让我们对人类的发展有了崭新的认识 ,对未来有了美好的期待。同时 ,也开拓了女性写作的文化视域  相似文献   
83.
《活着》一书描述了主人公富贵一生在苦难下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乐观以及对命运中苦难的承受能力,向读者展示了在悲惨的社会环境下,农民最朴实、最平实、最坚韧的生活态度。本文通过探讨分析作者余华的成长经历,来理解主人公承受苦难却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来源。  相似文献   
84.
刘克邦是新时期以来重要的散文家,他的作品以简洁凝练的温情笔触书写诗意人生,是心灵的自传;并善于穿透现实的尘雾而抵达真实的生命本身,开掘生活的意蕴,升腾思想的境界.刘克邦散文有感而发、真情弥漫,清新自然,蕴藏着哲理,朴质而不乏睿智与敏锐,使千千万万读者沉醉其中.  相似文献   
85.
温情回唱     
小说的开头以魔王进村收孩子的童话作为引子.魔王一进村,所有的村民都躲了起来,只要谁一被他看见就会被吃掉。魔王一叩房屋,该家就必须交出一个孩子供魔王收进他在山间的城堡,如果不交,魔王将灭其全家。故事里的父亲纠结了很久,最后交出了自己最心爱的小儿子。  相似文献   
86.
考察迟子建的中短篇小说可以发现其内部存在一种孤岛式封闭的时空形式,从乡土空间到都市空间,从物理空间到意义空间,孤岛意象最终都坐实了象征性,盛放着作家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而在这种叙事策略的背后潜藏着一股深切的孤独愁绪,但作家并未就此陷入困顿的泥沼,而是执著关注人性的温暖,并以此来冲破孤岛式的幽闭状态.  相似文献   
87.
程旺 《社区》2014,(20):54-55
应对经典抱持一份温情与敬意因今日我们处在近乎断裂的传统之中,已经丢掉了经典置身其中的文化土壤和思维方式,若不先存温情与敬意,我们必以今日之文化、今日之视角、今日之思维去评点、审视、质疑古人,轻则诬为糟粕,重则径为唾弃,实均不免隔绝、误读、狂妄之弊。所谓“温情与敬意”,并非欲诉诸非理性的心态来信奉古人,恰恰相反,“温情与敬意”主张应先摆脱今日之成见。  相似文献   
88.
他曾经希望将一生献给配音事业,却最终在影视剧中找到了能够徜徉的天空。他曾是“冯氏贺岁片”中连名字都没有的“龙套王”,却终因冯小刚的《集结号》而大器晚成。  相似文献   
89.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邻里之间以礼相待,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代城市,钢筋水泥墙、防盗门却疏远了邻里间的距离,邻居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冷淡,相邻多年不相识、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医治城市邻里间的“冷漠症”,构建和睦温馨、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值得关注。本期“找回失落的邻里温情”试图在这方面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90.
耿丽 《社区》2013,(22):35-35
江苏省深阳市深城镇清安社区湾里公寓小区很小,只有5幢房于共90户,小区虽小,但小区里的居民却来自四面八方,由讴不相识,大家虽然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但是从没有人主动打招呼,时间久了,大家也变得习以为常起来,期间偶有问候或招呼,反而感到尴尬别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