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1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曾国藩作为湘军集团的中枢,一直保持着控制和影响湘军集团的道德权威。这种道德权威与封建宗法性相联结,渗透于湘军幕府的主从关系,决定了湘军的政治走向,为研究曾国藩对于湘军集团的影响开辟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42.
光绪二年(1876)初秋,一艘客船停泊在长沙府铜官镇。船头站立着一位四十来岁的汉子,他遥望湘江西岸的靖港,眼前浮现出当年战火纷飞的场景。那是咸丰四年(1854)的春天,曾国藩统帅的湘军从长沙兵分两路,大部队到南边的湘  相似文献   
43.
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让左宗棠在湖南招兵买马,组建一支5000人的队伍。左宗棠凭借自己在湖南幕府打下的基础和建立的威望,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募练成军,并正式命名为"楚军"。楚军是湘军的一个支系。左宗棠不用湘军之名而用楚军,后人多以为他独树一帜、自立门户的愿望十分强烈。其实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44.
同光年间,湘军将领在湖南掀起大规模地产购置潮。这一购置潮的兴起,客观上是日益加剧的土地兼并现象使然,主观上则是由于退伍回乡的湘军将领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所促进。地产购置潮对晚清湖南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刺激了晚清湖南人的从军热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助长了奢侈浪费之风,恶化了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5.
梁启超是最早提出“湘学”概念并进一步研究湘学的学者。湘学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为民主政治;二为学理精神。梁启超肯定了船山思想是湘学在近代得以复兴的重要思想资源,湘军、维新变法运动是湘学复兴的外缘推动力。梁启超的湘学观有助于我们了解湘学在近代复兴的客观情形,对于今天的湘学研究的开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晚清现代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被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晚清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军事现代化。湘军、淮军和甲午战后的新军前后相继,在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的统领下,变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代表了晚清军事现代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推动了中国早期军事现代化进程。但由于封建专制腐朽、经济困境和传统观念的制约,中国军事现代化被延误。  相似文献   
47.
以左宗棠为首的湘军在镇压了西北回民起义之后,为了稳定当时的西北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善后举措。其中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培育人才、培植文化、加强文治和传承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回民起义后湘军对西北地区的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调适和整顿,从文化层面完成了对科举制度的重建。本文试图通过其对甘宁青地区科举制度重建的考察和分析,进而审视其文化善后的得失。  相似文献   
48.
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是一代名臣,他的成功与湘军是分不开的。以湘军为跳板,曾国藩登上政治上的显赫位置,与此同时,在湘军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曾国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略管理思想。这种战略管理思想在当代企业管理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9.
为镇压太平天国 ,胡林翼认为必须整顿地方吏治 ,他主要在湖北 ,以及在湘军军行之处 ,按照较为严格的标准 ,采取了多种措施 ,使湖北成为湘军最终战胜太平天国的重要政治堡垒  相似文献   
50.
19世纪 5 0年代以后 ,中国军事后勤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传统粮台体制向近代粮台体制的转变是中国军事后勤变革的集中表现。曾国藩在创立近代勇营兵制的同时 ,对传统的粮台体制也进行了相应地改造 ,建立了勇营兵制下的近代粮台体制。本文通过考察近代粮台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兴衰历程 ,试图揭示晚清战时后勤体制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