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91.
民歌湘军的崛起,是音乐界的“湖南现象”,是湖南人才群体现象的又一突出表现。民歌湘军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湖湘文化的推动与促进。湘籍民歌人才辈出,民歌湘军独领风骚,正是得益于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本文在阐述湖湘文化基本内涵与核心精神的基础上,论述了湖湘文化影响下湘军精神与湘军现象,介绍了民歌湘军的崛起及其代表人物,从多个方面剖析了湖湘文化对民歌湘军崛起并走向辉煌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2.
湘军源流记     
本文所说的湘军,是指上湘(湘乡)三里士绅,从各办"团练自保"开始,继而至"湘乡团丁"、"湘勇"左、中、右三营及"湘军"左、中、右三营正式建立之过程,这支"湘军"是咸丰初元湘乡一县之"湘军"。一、清康熙三十五年湘乡县的行政区划及变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湘乡知县李玠重新编查都坊,将全县分成12个乡,乡以下划分都  相似文献   
93.
曾国藩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带领一班“正人”在军旅、吏治和社会改造上开晚清社会风气之先,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晚清衰败的步伐,却无力从根本上解决晚清深重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94.
湖南女学堂在湘军获胜、维新运动、近代教育家群体和近代化变迁的多重历史语境下创办,经历了发端、顿挫和再起的曲折历程,这一曲折历程折射出新派与旧派、清廷与地方的力量制衡.  相似文献   
95.
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相结合,是湘军的一大特点,刘长佑把它带到他所创建的晚清练军之中。刘长佑特别重视士兵的思想教育,在《训兵六则》中提出了"忠爱"、"敢战"、"守法"、"勤习"、"敦睦"、"信义"等思想教育的内容。他用"以情感人"的方法使刀光剑影的军营融入伦理人情;他还借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来激励士卒;他提高饷银,把物质激励和精神鼓舞相结合;他的练兵目标在于建立一支忠君爱国、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指挥灵便的军队。  相似文献   
96.
和毛泽东是校友陈赓1903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二都的柳树铺。湘乡和湘潭相连,虽为邻县,但实际上相隔并不远。毛泽东出身于普通农民之家,陈赓是将门之后,家境殷实,是陈家的"二少爷"(他大哥在他八九岁时夭折)。毛泽东比陈赓正好大10岁,在少年时,两人并  相似文献   
97.
湘军的发源地在湘中大地.湘军中产生的十大巡抚、总督,有八位属今娄底市籍."无湘不成军",今天的正确表述应是:"无湘中(包括湘乡市)人不成军".湘军有铁的军纪,湘军将帅著作等身,湘军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他们及其后代的文化传承,对中国革命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发掘研究湘军集团,筹建湘军陈列馆,有利于推进娄底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8.
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以湖湘文化这一独有的区域文化作为基本支撑,奉经世理学为圭臬,形成特殊的集团个性。湖湘文化对湘军集团头魁人物的思维品质、人格定位、行为特征和彷徨心态等方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小同 《民族论坛》2007,(12):F0002-F0002
11月10日18日,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33个代表团近8000名运动会员参赛。湖南省对本届民族运动会非常重视,不仅划拨了专项经费,而且派出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强大阵容.代表团由省政府副省长郭开朗任团长,省政府副秘书长姜儒振、省民委主任王德靖、省体育局局长李舜、省财政厅副厅长李良田、省体育局巡视员张万秋。  相似文献   
100.
湖南绅士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典型意义的特殊社会群体。近代湖南绅士虽分布于全省各地 ,但又呈现出其独特的地域性特征 ,它不仅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有着较大的关系 ,而且还受湘军和各时期的领袖人物的影响甚大 ,从而造成了近代湖南绅士分布极不均匀的现象。绅士的分布不均 ,直接导致了湖南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呈现畸形发展的态势 ,绅士相对集中的地区政治空气浓厚 ,经济发展较快 ,文化教育事业相对繁荣 ;而绅士分布薄弱的地区 ,政治空气沉闷 ,经济发展迟缓 ,文化教育事业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