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现代湘籍作家大量运用方言土语进行文学创作,其话语改造及文本出场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方言话语的原生态直接出场,独特的地域声音、别样的方言词汇和古朴的方言语法在文本中登场亮相;二是方言话语的间接性再现,有注释、加引号以及同义复现等多种出场方式;三是方言话语本身成为文本的表现对象。这些方式实现了方言话语的文本审美化再现,是现代湘籍作家在方言写作形式上的开拓和贡献。  相似文献   
42.
<正>近一两年来,由于从外地传进一部新编的《揭氏族谱》,而在揭阳掀起一阵“揭氏文化热”。《揭氏族谱》让揭阳文史学者大感兴趣的原因是,它“揭示”了揭氏一姓来源于西汉人史定曾任揭阳县令,这让揭阳人感到光荣与欣喜,于是“当仁不让”,热烈反应。对此我以为可以理解。如果经过调查能证明“情况属实”,我以为本土人士还应举行更大的仪式来予以庆祝。诚然,“揭阳”一姓来源于史定之令揭阳,早在南宋初期福建籍史学家郑樵《通志》就已经写到了,只是过去没有被揭阳人“发现”。当然,这也还不是郑樵的“发明”,早在郑樵著书1000年前出版的《史记》、《前汉书》等,就都已经闪烁其词,有所“暗示”。郑樵可能正是据此而断定史定之改姓“揭阳”,是以其曾治该邑之故。  相似文献   
43.
《社会工作》2008,(12):F0002-F0002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浙江余姚人。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著名的文化巨人。  相似文献   
44.
何谓“伟大的行动和思想”,还没有谁比我国春秋史学家左丘明概括得更精当:“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左丘明称之为人生“三不朽”,谁做到了谁就堪称“伟大”,可以“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45.
石海 《老年人》2011,(2):34-35
何叔衡在湖南秘密揽才黄埔军校初创时,不可能在军阀控制的各省公开招生,军校筹备委员会只能委托各省的国民党员采取秘密形式进行分散招考。  相似文献   
46.
2010年8月,在整理图书及资料时,看到一大堆1953年在西北大学读书时的听课笔记,也看到了侯外庐先生的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论述,觉得很有学术价值。遂稍经加工,拿出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7.
李立 《领导文萃》2011,(24):61-64
他是台湾著名的作家、史学家,1935年出生于哈尔滨,1949年随父亲到台湾。李敖曾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和历史系,学法律半途而废,结果重新又考入历史系,在台大可谓是史无前例。在台大,李敖以穿长袍闻名。一身青色长袍,一副黑边眼镜,  相似文献   
48.
论晚清浙东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浙东史学的特点在于经史并治的方法、经世致用与民族精神、注重学术史和乡邦文献的研究整理。在中国学术新旧思想交替之时,浙东史学对新史学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9.
《金瓶梅》作者是一个谜,现代史学家吴晗先生在《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一文中认为:“假使我们可以把他牵就为王世贞,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能把他归结到曾著有杂剧几种,和托名天都外臣编有《水浒传》的汪道昆。”  相似文献   
50.
王炜民 《阴山学刊》2006,19(1):5-11
黎虎先生从事高等教育近半个世纪,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史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成绩卓著,是海内外颇有影响的著名史学家。纵观黎虎先生的学术道路,依其研究重心的变化和主要研究成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集中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确立了学术地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研究领域扩大到秦汉至唐代,完成了《汉唐外交制度史》《、汉唐饮食文化史》等多项开创性的力作,推进了学术发展。黎虎先生主编的《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是一部属于中国现代史范畴的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著作,是一项特殊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