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97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盐城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东部沿海的中部,距离上海市约有3个小时的车程。保护区东面黄海,是一片面积广阔的滩涂湿地,是由长江和古黄河带来的泥沙长期淤积而成。因为土壤富含盐分,不宜农作物的生长,人类的生产活动很少,整个滩涂素有荒滩之称。相反,在这里自然植被则异常茂盛,茫茫银白色的芦苇  相似文献   
372.
淮北市素有"百里煤城"美誉,因采煤沉陷而形成的次生湿地,成为众多野生动物,尤其是野生鸟类栖息之地,这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具有重大意义。但如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这些宝贵资源,依然是一个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373.
基于辽宁大洼县的实地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公众对湿地价值的认知分为四种类型:生态调节导向型、生计发展导向型、发展旅游导向型和净化环境导向型;对湿地保护的认知也分为四种类型:合作发展导向型、宣传教育导向型、经济参与导向型和法制监管导向型。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公众类别等4个维度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公众自身特点及与湿地关系紧密度的不同导致他们对湿地价值及保护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推动湿地保护工作,必须加强公众之间和交流和合作;重视社区居民的生计问题和拓宽他们的收入途径;尊重社区文化和发挥文化资源价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并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管。  相似文献   
374.
杭州西溪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对杭州西溪风景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开展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并对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对西溪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及管理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本研究为该景区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75.
试论城市边缘湿地的可持续利用——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 ,中国湿地资源受到了广泛的、较为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特别是城市边缘湿地 ,由于本身存在系统的生态脆弱性 ,加上受城市化、工业化影响 ,几乎消失殆尽。本文通过剖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 ,阐述了一条城市边缘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76.
377.
彭兆荣 《学术界》2023,(2):114-121
湿地话题近来陡然升温。人类学界的“湿地命题”更增加了反思的力度,不仅围绕生态,与《国际湿地公约》相契合,甚至将其延伸到了对历史的重大反思层面。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农业革命是对采集狩猎的一种进化和进步。决定农业革命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水利灌溉和栽培驯化。而农业革命对人口聚集、群体定居、城市雏形乃至国家的形成都具有定型作用。我国的《禹贡》基本上也是沿着这样一条线索推展。近来人类学家斯科特则提出了新的理论,以“湿地说”替代“灌溉说”;对栽培和驯化也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见解。中华文明总体上属于农耕文明,这些反思的观点对于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社稷国家的历史是否具有解释性,是否具有周延性,是否具有挑战性,需要辨析。我国古代的“汭”,既非典型的“灌溉说”,亦非完全的“湿地说”,形成了中式独特的自然和历史形态,也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范式。  相似文献   
378.
379.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沼泽湿地,区内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地,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泥炭资源。结合《国家公园设立规范》和《国家公园考核评价规范》,从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管理可行性等3个方面对若尔盖湿地现状进行评估和分析。区域国家代表性突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高,生态重要价值突出,前期管理可行有效,全民共享潜力巨大,达到国家公园设立的标准;但也面临着保护管理,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科学划定范围和功能分区、系统搭建国家公园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等途径,可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